陶渊明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以新井白石《陶情诗集》为例
本文关键词:陶渊明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以新井白石《陶情诗集》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作流传到日本后一直备受日本文人追捧。受陶诗影响,日本江户时代政治家、儒学者新井白石就曾作《陶情诗集》这部汉诗集,他模仿陶渊明风景诗的物象传意,重视交友诗的传世手法,并借史言志。但是白石不是简单地模仿陶诗风格,而是想通过诗表"陶情"。他对陶诗的接受,不仅是出于对汉学的喜爱,更是源于他与陶渊明相通的特质,"归隐和出仕"的经历、"儒学"的素养和"正直"的性格特征。国内外学者尚无人提及新井白石对陶诗的接受,这一研究将丰富对新井白石的整体认知以及侧观陶诗在日本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陶渊明 《陶情诗集》 新井白石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汉学东传日本,对日本家(经世家)。[1]事实上,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白石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其中,中国诗人陶渊的政治、历史、儒学等方面研究成果颇多,但对明(365—427),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是东晋他的诗作研究明显较少,而中国学者的成果更末期到南朝宋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洪林钟;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孙少华;;饶宗颐先生文史治学法管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黎;试谈陶诗中酒的意象[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雯靖;武雪皎;;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建构及其审美意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张宝青;郑丰银;;从《归园田居》解读水墨画创作的“诗画”融合[J];景德镇陶瓷;2013年06期
4 李晓黎;试论陶诗中的酒意象[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胡琳;张显成;;“豕、彘、猪”的历史演替:基于出土简帛新材料[J];求索;2015年02期
6 张圆圆;;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的传统借鉴与当代反思——论《明儒学案》的哲学史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雯靖;武雪皎;;浅析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建构及其审美意韵[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佳焰;中国古代文人的休闲人生与文学创造[D];暨南大学;2007年
2 徐羽;陶诗意象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婷;乾嘉时期陶渊明接受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华平;;环渊新考——兼论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及该墓墓主的身份[J];文学遗产;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瑞;;新井白石的语言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2 毕小辉;;论日本引进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想先驱新井白石[J];日本研究;1988年02期
3 蒋国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在日本[J];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05期
4 周爱萍;;新井白石的货币论与正德货币改铸[J];世界历史;2007年05期
5 谷祖纲;;日本人来自何方?[J];化石;1991年02期
6 李莹;;青年时期的新井白石和《陶情诗集》[J];作家;2013年02期
7 古藤友子;中日实学的交流——新井白石与朱之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满娜;;《东雅》“名学”思想探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陈力祥;实学·湘学·东亚文明——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江汉论坛;2004年12期
10 刁榴;新井白石及其天主教观[J];日本学刊;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香花;新井白石的朝鲜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陶渊明诗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以新井白石《陶情诗集》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2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