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美学视域下《沙恭达罗》叙事进程中的隐喻映射——基于季羡林汉译本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7:40

  本文关键词:美学视域下《沙恭达罗》叙事进程中的隐喻映射——基于季羡林汉译本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印度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七幕剧《沙恭达罗》以国王豆扇陀与沙恭达罗的情爱为线索,运用巧妙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在狩猎之缘起、情爱之苦乐、失忆之醒悟、修行之回归的叙事进程中,将神话故事与宗教信仰隐喻其中,不仅使读者在阅读欣赏中感受到自然美、形象美、心灵美、行动美,道德伦理美,也使美的意象映射出嗔恨、慈悲、贪爱、骄慢之心,并在修行的过程中回归反思忏悔、勇猛精进和利他之心,由此完成人性美德的成长历程,成就完整生命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美学 《沙恭达罗》 叙事进程 隐喻 映射
【分类号】:I351.0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沙恭达罗》被认为是印度梵文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戏剧,也是印度公认的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代表作。该剧本主要描述了古代半人半神的人物形象,涉及印度奴隶社会上层统治的国王、净修林中的苦行人、天神界的天女以及插科打诨的丑角等角色,不仅映射了公元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车子龙;;论印度梵剧《沙恭达罗》的美学意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全顺;“形式美”在构成设计中的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崔全顺;浅谈设计空间的虚实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庞跃辉;;现代交通美学初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白云娇;;《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谢家训;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读刘宗武《雨帆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6 徐景福;浅谈美术人才的知识结构[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俞连笙;地图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关于地图的美学思考[J];测绘学报;1990年04期

8 黄保健;“美的规律”与艺术创造[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陈元贵;;美学辞典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学术进程[J];辞书研究;2008年03期

10 黄保健;;浅论绘画艺术中的“虚实相生”[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9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高洁;藏族天葬文化的伦理意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锐;浅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幽默性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陆林燕;关于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教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6 谢霞霞;论丘东平小说的审美特征[D];延边大学;2011年

7 常润芳;B2C服装电子商务沉浸感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磊;安岳石窟造像艺术形式与美学意蕴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朱媛媛;水墨动画视觉语言的意趣审美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振国;大学美育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楠;论《沙恭达罗》的魅力[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姜景奎;梵剧《沙恭达罗》的显在叙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泽;论印度古典名剧《沙恭达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田桂荃;充满美学意蕴的《沙恭达罗》[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陈生永;;美与善的化身 刚与柔的典型——沙恭达罗形象浅析[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4 陈兰;浅谈迦梨陀娑及其《沙恭达罗》[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郭祝崧;《沙恭达罗》的创作时期和主题[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6 王艳凤;《沙恭达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7 何乃英;;论《沙恭达罗》的艺术构思——史诗插话与戏剧剧本异同之比较[J];南亚研究;1991年01期

8 李晓红;《沙恭达罗》与《美狄亚》之平行比较[J];国外文学;1992年03期

9 李玲;浅谈《沙恭达罗》的主题[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10 胡吉省;沙恭达罗形象的文化意蕴[J];浙江师大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谈小甲;对沙恭达罗不幸遭遇的人格诠释[D];河南大学;2010年

2 谭洪峗;论印度古典梵语戏剧《沙恭达罗》的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尕桑罗智;论印度古典名剧《沙恭达罗》[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美学视域下《沙恭达罗》叙事进程中的隐喻映射——基于季羡林汉译本叙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2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