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邦客”到“天下一家”-赛珍珠创作中的宗教意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从“异邦客”到“天下一家”-赛珍珠创作中的宗教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赛珍珠作品为基础,通过宗教性的事实和情节来还原赛珍珠的真实想法,把握不同时期赛珍珠宗教意识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及内在联系。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绪论、结语和正文。第一章从传教士家庭、中国传统文化、传教士经历这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具体事例来阐释不同方面对于赛珍珠宗教意识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二章重点描绘了赛珍珠作品中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基督徒形象——凯丽、赛兆祥和安修士。赛珍珠的父母是两个性格和传教方式截然不同的基督徒,从他们身上赛珍珠学会了辩证地看待基督教海外传教事业,安修士则蕴含了赛珍珠的宗教理想。第三章先从文章内容所带有的鲜明的恩扶主义话语模式说起,继而从作品的内部细节描写和语言风格两方面加以论述,得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说明赛珍珠的作品采用的是基督徒立场这一事实。第四章主要以赛珍珠的小说《牡丹》为研究重点,通过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来展现不同信仰的人们从宗教冲突走向宗教对话的过程及原因。结语部分简单回顾了赛珍珠一生对于宗教问题思考的心路历程,在目睹了宗教间的怀疑、冲突之后,“天下一家”体现了她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设想!
【关键词】:赛珍珠 创作 宗教意识 冲突 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7
-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和范围8-9
- 二、研究现状综述9-16
- 三、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6-17
- 第一章 宗教意识的渊源17-26
- 第一节 传教士家庭的熏陶17-19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22
- 第三节 传教士经历的感悟22-26
- 第二章 作品中的基督徒形象26-34
- 第一节 凯丽——追寻上帝的流亡者26-28
- 第二节 赛兆祥——天职热忱的追寻者28-30
- 第三节 安修士——宗教理想的化身30-34
- 第三章 中国题材作品中的基督徒本位34-43
- 第一节 鲜明的恩扶主义话语模式34-38
- 第二节 事无巨细的细节描写和“圣经体”语言38-43
- 第四章 宗教冲突和对话43-53
- 第一节 宗教冲突43-47
- 第二节 宗教对话47-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本人在读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萍;;论赛珍珠父母的传教事业对其中西文化观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2 舒玲娥;;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中西文化融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晏亮;陈春生;;“殊途”,“同归”——曹禺与赛珍珠宗教观之探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超;;中西宗教观的共融——赛珍珠作品《群芳亭》中的宗教观[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袁进;;论西方传教士对中文小说发展所作的贡献[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张志耕;刘薇;;不平凡的基石——从早期教育看赛珍珠的创作道路[J];镇江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7 许砚梅;宋艳芬;;四海之内皆兄弟——从小说《群芳亭》透视赛珍珠的宗教观[J];电影评介;2007年14期
8 葛兰·华克;郭英剑;冯元元;;赛珍珠与美国的海外传教[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刘丽霞;;赛珍珠传记杰作中的清教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春蕾;;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传教活动对赛珍珠创作的影响[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艳玲;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赛珍珠小说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魏兰;赛珍珠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土地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璐;赛珍珠《大地》中的大母神原型探析[D];湖北大学;2014年
2 杜坤;从冲突到接受:赛珍珠《牡丹》中的文化对话[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静;从《战斗的天使》与《异邦客》透视赛珍珠的文化身份[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从“异邦客”到“天下一家”-赛珍珠创作中的宗教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2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