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莎剧《李尔王》中的理性与疯癫

发布时间:2017-07-18 13:34

  本文关键词:论莎剧《李尔王》中的理性与疯癫


  更多相关文章: 《李尔王》 疯癫 理性


【摘要】:理性与疯癫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文化表征,其历史性蕴含复杂的意识形态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体试图摆脱中世纪道德羁绊、追求自由、渴望人性的时代精神。本文聚焦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的解读,探讨了该剧中理性与疯癫所折射的意识形态功能:一是剧中三位疯癫人物,虽其疯癫方式有异,但都透露出人性所需的启蒙理性;二是莎剧友善对待疯癫,甚至使疯癫超越理性,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呼唤情感、解放思想的时代声音;三是疯癫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对社会主体起到意识形态塑形作用,有助于巩固伊丽莎白时代的封建王权统治。
【作者单位】: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李尔王》 疯癫 理性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剧中所呈现的疯癫一直是批评家讨论的重要话题。该剧共塑造了三个栩栩如生的疯癫人物:傻子、埃德加、李尔王。尽管他们都疯疯癫癫,但其疯癫的原因各不相同:傻子自始自终都是傻子,而且作为一个傻子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李尔王;埃德加受其弟陷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晴;;性别叙事中的悲剧意识——论《狂人日记》与《金锁记》的疯癫形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雷胜学;;论格非小说中神秘氛围的文化来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周韵;;一个“文化守成主义者”的坚守与突围——阅读迟子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王亚平;;谁逼疯了卡拉根?——《去俄国》中的人性压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翁君怡;;狂欢化——爱欲与死亡的交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巴亮;;“疯癫”群像的背后——戏剧《李尔王》的福柯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李巧慧;;《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水意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艳梅;杨q,

本文编号:557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57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