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作为典型西语裔女性成长小说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发布时间:2017-07-28 23:18

  本文关键词:作为典型西语裔女性成长小说的《芒果街上的小屋》


  更多相关文章: 族裔 女性 成长小说 梦想


【摘要】: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以西语裔移民后代的身份创作了《芒果街上的小屋》这部典型的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作品糅合了女性成长小说的基本元素及女性原型,展现了成长于美国移民社区的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的人生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许多美好的梦想和追求,表明她渴望独立和自由,并为追寻少数族裔女性的独特身份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关键词】族裔 女性 成长小说 梦想
【基金】: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美国西语裔女性成长小说研究”(2013xsk017)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作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成长既短暂又漫长。成长是身体的成熟,心智的完善,它为每个人在未来独立应对外在世界作了前期准备,使人们较为充分地具备应对现实世界挑战的内在和外在能力。一直以来,成长都是作家们钟爱的主题,也成为研究者们不断广泛而深入地分析、探讨和解读的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欧美成长小说之比较——以《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许太梅;;从走出家庭看西丽的成长[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疏荐;;从哈克贝利·芬到霍顿看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4 陈红霞;王琼;王燕;;《华女阿五》: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高洋;;抒写现代社会“畸人”的痛苦成长历程——评安德森短篇小说《我是傻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霍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长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王卫卫;;成长与顿悟——读欧茨的《我带你去那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8 任晓华;;论《小红马》的成长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9 沈磊;;走出成长的烦恼——解读柯蒂丝·西顿费尔德的《预科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陈婷婷;;《破戒》:一部典型的日本成长小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海洋;;奇幻小说《坟场之书》之成长主题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2 穆重怀;新俄罗斯电影(1991-2008)的时代转型[D];辽宁大学;2011年

3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引路人的影响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高小弘;成长如蜕[D];河南大学;2006年

7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婷婷;黑白世界中的自我寻找——解读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身份认同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燕秀丽;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吕惠;秦文君少年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杨莲;论塞缪尔·巴特勒《众生之路》的成长主题[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邓荷;哈克的成长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阮晓静;在赎罪中成长:试析《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形象[D];兰州大学;2010年

8 朱芮萱;盲从·反叛·回归[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辉娣;岛上的迷途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康茜;外在成长与内在救赎[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猛;;历史缺席和父性之殇——女性成长小说的先天疼痛[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2期

2 程丽蓉;女性成长故事:两性作家的不同诠释——《遥远的爱》与《虹》、《冲出云围的月亮》比较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赫永芳;童年记忆与女性成长[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翟永明;;成长·性别·父权制——兼论女性成长小说[J];理论与创作;2007年02期

5 申欣欣;;纵情下坠与昂然升腾——从女性反抗姿态看两部女性成长小说[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高小弘;;“家”神话坍塌下的女性成长——试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高小弘;;两性视野中女性成长的困境与突围——以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李若颖;;浅析“80后”文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以《水仙已乘鲤鱼去》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尹友;;论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以《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和《水与火的缠绵》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申红梅;;从《一去永不回》看两性视野中女性成长的困境与突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司晋丽;张晓梅委员:设立女性成长基金[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毛帽;观照女性成长的每个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专栏撰稿人 张海峰;莫让差异成女性成长障碍[N];新疆日报(汉);2013年

4 记者 江湖;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N];文艺报;2006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傅宁;微博:个人独白,还是公共话语[N];中国妇女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惠莲;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高小弘;成长如蜕[D];河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青;女性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回归[D];安徽大学;2012年

2 钱娟;困惑、彷徨与觉醒:女性成长小说视域下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D];安徽大学;2013年

3 侯杰;《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一部女性成长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邵翠玲;通过阈限,,化蛹成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梅;从女性成长小说元素角度解读《不毛之地》[D];新疆大学;2012年

6 陈洁;丰富的痛苦:19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论[D];河北大学;2011年

7 崔美玲;女性成长小说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魏源;《妻子与女儿》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9 白梅;在成长的路上《金色的耶路撒冷》—部女性成长小说[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潇霖;《湖滨饭店》的文类分析:一部女性成长小说[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86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86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