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乡土意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国文学乡土意识研究
【摘要】:乡土意识是孕育、发轫于农业文明,并在工业文明之下持续发酵,不断成熟的一种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是文化思考的起点。英国文学中乡土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单纯对特定地域中风土人情、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以此抒发情感;二是将乡土意识与机器文明对立,并以乡土意识为价值判断标准对机器文明进行批判;三是乡土意识以潜在的形式呈现出对机器文明的反抗,乡土意识成为人们抗御机器文明对传统文明侵蚀的精神堤坝。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乡村意识 英国文学 机器文明 精神堤坝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人文主义视域下的20世纪英国小说主题流变研究”(14BWW069)
【分类号】:I561.06
【正文快照】: 近几年随着国内对英国剧的关注,特别是《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等的热播,国人在对英国乡村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在工业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极高的英国还保留着如此完美的乡村生活模式?为什么在20世纪的英国,乡土文学还保持着一定的文学地位?对此,学者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加明;英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小说叙事理论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琪;;《克兰福德镇》四个中文译本的翻译明晰化趋势[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3 孙洪振;刘艳丽;;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乡土伦理研究——重读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克兰福镇》[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李丽;诗歌《不要温雅地步入那美妙的夜晚》之语言特点[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孙建民;贾晓英;;翻译可以既“忠”又“美”——以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勃朗宁《深夜幽会》的汉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付忠;;浅论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西风颂》的汉译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瑾;;试析英美诗歌中的听觉意象[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汪桃红;;黑人的颂歌——从“前景化”角度分析兰斯顿·休斯诗歌的音乐性特征[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朱妤双;;菲利普·福雷诺的革命诗和抒情诗艺术特色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史龙;;菲利普·拉金诗歌的后现代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6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古希腊到18世纪[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淑玲;从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3 皮文立;从幻想到冥思[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小红;叶芝诗歌象征的多元性[D];中南大学;2010年
5 周伟文;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当代阐释及其价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田芳;论约翰·多恩对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7 王琦;康拉德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1年
8 杨晓雅;论高尔斯华绥《庄园》中的“潘狄斯病”[D];湘潭大学;2011年
9 刘瑛;论约翰·高尔斯华绥《友爱》中知识分子的困境[D];湘潭大学;2011年
10 蔡婷;《一九八四》:极权统治下的身体和空间[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峰;;叶落枫丹归故乡——试论陈西滢的乡土意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吴学峰;;浅述陈西滢的乡土意识[J];文教资料;2009年22期
3 苗春华;;浅析《城市画皮》的乡土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3期
4 李立臣;刘少坤;王宏力;;从《黑骏马》的结构模式解读作品的乡土意识[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5 汪涌豪;;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6期
6 陈绚;;乡土意识的解读[J];文化月刊;1998年06期
7 陶君;刘鹗;;论中国当代西南少数民族诗歌中的乡土意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8 李徽昭;;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吕彦;;建国后新疆内迁人口乡土意识[J];黑龙江史志;2011年23期
10 彭大庆;;思想之慧与乡土意识——黄永玉散文的文化选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汪涌豪;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N];文汇报;2010年
,本文编号:617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1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