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中的法律、正义与基督教之爱
本文关键词:《李尔王》中的法律、正义与基督教之爱
【摘要】:在《李尔王》中,国王既是正义的象征,又是法律的源泉,然而集土地与王权一身的英国国王在退位之际,内心最渴望的却是爱。无论是法律,还是正义,都必须以强力为基础和保障,但爱则必须摆脱强力或暴力的特征。法律与正义属于国家和社会范畴,而爱则存在于个体之间;法律必定以个体自我为起点和终点,爱却意味着自我否定和自我牺牲;法律和正义均以相互性为前提,爱则必须超越自我,必须打破相互性和因果性的逻辑,因此爱与法律和正义之间始终存在着若隐若现的张力。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李尔王》 法律 正义 爱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QT15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在《李尔王》中,土地和骑士都是君王实现统治,确保王位的基础,但却无法用来“换取”臣民的爱和信仰。哈瑞·雅法(HarryJaffa)对于这一政治和生存困境曾经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假如爱真的不能通过命令获得,那么李尔虽然有权使人们示爱,却必然在分辨真爱和伪装时处于不利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琦;;审思中国法学:从知识生产到知识生产者[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夏纪森;;休谟的正义理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2期
3 马坤;战争正义:一种制度性的分析框架[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4 赵小鸣;;正义的道德超越性[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5 李艳;李海峰;;和谐社会的普遍正义前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刘月岭;;正义的内涵、起源与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徐庆利;;社会公正与我国和谐社会之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克龙;姚荣东;林茂申;;反思公共行政的发展逻辑——兼论现代行政发展的正义导向[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金萍;;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群际融合态势分析——基于对武汉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群际关系的滚动调查[J];长江论坛;2010年05期
10 车凤成;;贝娄小说创作中三重“二元对立”内在关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淑芹;;社会公德制度化建设的价值理由[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庆华;;公共预算与分配正义[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月红;;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再谈一稿多投[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5 张顺强;;让渡中的坚守:刑事和解制度潜在风险的司法防范[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6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钢强;论经济平等的正当性依据[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韦玮;论我国刑事契约机制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永飞;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梦群;休谟正义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6 江宏;边沁和罗尔斯关于正当性社会思想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倪海音;惩罚与和解[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继富;叶适功利主义思想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9 董朝阳;藏族赔命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鲁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公正观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劲秋;《李尔王》——一部充满悖论的悲剧[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2 方芳;《李尔王》中的有序与无序世界[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3 王心宇;浅析《李尔王》中的悖论与反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郭孟媛;;爱与欲的搏杀——谈《李尔王》中真爱的流逝[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4期
5 胡雅坪;;浅析《李尔王》两条线索中主要人物的异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6 李国银;;徘徊在荒诞喜剧边缘的悲剧:重读《李尔王》[J];戏剧文学;2006年08期
7 于凤保;王晓凌;;《李尔王》文本《圣经》元素探析[J];江淮论坛;2006年05期
8 杨章辉;;秩序的毁灭与重建:《李尔王》中的宇宙图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许原雪;;《李尔王》的男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李尔王》的解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景娟;;小丑在《李尔王》中被赋予的新角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振铎;《李尔王》的生态叙事消极体验[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海云;《李尔王》:一部交织着多种意识形态的戏剧[D];安徽大学;2005年
3 马粉英;世纪末的感受、世纪末的景象—试谈《李尔王》的艺术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默研;《李尔王》的双重结构及其深度文化语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文英;《李尔王》的“言”与“意”[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冯燕;《李尔王》善治理想阐释[D];中南大学;2007年
7 夏青;众声的狂欢乌托邦:《李尔王》的巴赫金式解读[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文哲;《李尔王》的死亡意蕴[D];浙江大学;2013年
9 张静妮;《李尔王》情节探微[D];云南大学;2013年
10 马广利;新历史主义观照下的《李尔王》[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1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1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