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的消逝:《美国牧歌》的存在主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诗意栖居的消逝:《美国牧歌》的存在主义研究
【摘要】:本文从存在主义,特别是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斯的经典作品《美国牧歌》。通过文本细读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存在主义荒诞、虚无的观点不谋而合。存在主义关于异化、身份丢失、信仰缺失、同化和自由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精准地解读该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行为和生存状态。在对利沃夫一家人荒诞、虚无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解读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解读主人公瑞典佬利沃夫理想中的诗意栖居的幻灭和“美国牧歌”的反讽意味。在存在主义视域下解读《美国牧歌》这部作品,我们能够发现,文本中主人公利沃夫生活的悲剧来自于他错误的追求、不完全的同化以及他与父亲、女儿之间失败的沟通。虽然小说的题目叫做《美国牧歌》,但是菲利普·罗斯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一个传统犹太家庭在现代社会冲击下分崩瓦解的过程,一个诗意栖居理想范式破碎幻灭的过程。本文以存在主义的荒诞、虚无观点为理论支柱,解读《美国牧歌》中主要人物家园的丢失、自我身份和信仰的丢失以及不断追寻理想诗意生活的过程。通过对人物荒诞的行为举止和虚无的内心信仰的分析来挖掘造成作品中主人公诗意栖居消逝的根源。该篇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存在主义起源发展及作家菲利普·罗斯和作品《美国牧歌》的简要介绍。第二章旨在应用存在主义荒诞虚无的观点来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究。第三章在第二章探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主人公利沃夫诗意栖居破碎幻灭的原因。最后一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该篇论文的完成将为解读该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促使读者对该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美国牧歌》 荒诞 虚无 诗意栖居 消逝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 (ENGLISH)6-8
- ABSTRACT (CHINESE)8-13
- CHAPTER I INTRODUCTION13-27
- 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hilip Roth and American Pastoral13-17
- 1. Introduction to Philip Roth13-15
- 2.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Pastoral15-17
- B.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xistentialism17-21
-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xistentialism17-20
- 2. Basic Concepts of Existentialism Applied in This Thesis20-21
- C. Study on Philip Roth and American Pastoral Home and Abroad21-24
- 1. Study on Philip Roth Home and Abroad21-22
- 2. Study on American Pastoral Home and Abroad22-24
- D. Thesis Statement24-27
- CHAPTER II EXISTENTIAL EXPLORATIONS OF ABSURDITY AND NOTHINGNESS IN AMERICAN PASTORAL27-61
- A. Absurdity in American Pastoral27-49
- 1. Chaos and Disorder of Temporal America29-33
- 2. Alienation of the Levov Family33-37
- 3. Loneliness of the Levov Family37-44
- 4. The Swede’s Uncertainty of Identity44-49
- B. Nothingness in American Pastoral49-59
- 1. Merry’s Nothingness of Beliefs50-55
- 2. The Swede and His Brother’s Desertion of Jewish Tradition55-59
- C. Summary59-61
- CHAPTER III 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STRUCTION OF PASTORAL DWELLING IN AMERICAN PASTORAL61-84
- A. The Swede’s Idealistic Desire for Pastoral Dwelling61-69
- 1. Existential View of Freedom61-62
- 2. Choosing Freely to Become a Real American62-64
- 3. Wanting to Live a Peaceful Life64-67
- 4. Trying to Make the“American Pastoral”Come True67-69
- B. Barriers in the Pursuit of Pastoral Dwelling69-75
- 1. The Swede’s Misinterpretation of“American Pastoral”69-71
- 2. Existential View of Assimilation71
- 3. The Swede’s Incomplete Assimilation71-75
- C. The Root Cause of the Dismantling of the Pastoral Dwelling75-82
- 1. The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wede and His Father76-78
- 2. The Failur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wede and His Daughter78-82
- D. Summary82-84
- CHAPTER IV CONCLUSION84-88
- A. Major Findings84-86
- B.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86
- C.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86-88
- WORKS CITED88-91
- ACKNOWLEDGEMENTS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美国梦”中的迷失者——《美国牧歌》主人公瑞典佬的悲剧评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林莉;;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1期
3 何云英;;在追寻中沉沦——从身份认同角度解读《美国牧歌》[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夏明滇;;消逝的牧歌——《美国牧歌》对人生悲剧的深层透视[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5 刘颖;;迷失在身份荒野中的“精神流浪汉”——戏仿美国梦的《美国牧歌》[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郑军荣;李江涓;;论《美国牧歌》中的新现实主义艺术手法[J];电影文学;2009年10期
7 敬南菲;;从《应许之地》,《店员》和《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8 王红杰;;《美国牧歌》中的美国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程海萍;;论《美国牧歌》中的反田园叙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0 菲利普·罗斯;罗小云;;美国牧歌[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守亭;“移民乐园”里的悲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敬南菲;出路,,还是幻象:从《应许之地》、《店员》、《美国牧歌》看犹太人的美国梦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艳;生存困境中的不健全人—对《美国牧歌》的人本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郭幸幸;新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美国牧歌》[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延宁;《美国牧歌》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红杰;存在主义视角下的《美国牧歌》[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微;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美国牧歌》[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敏;《美国牧歌》中的美国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唐茂琴;论《美国牧歌》中犹太人的美国噩梦[D];山东大学;2007年
8 申玲;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后现代艺术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蕾;诗意栖居的消逝:《美国牧歌》的存在主义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10 褚娜;论《美国牧歌》中三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9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2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