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镜中《紫颜色》女性主体建构
本文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视镜中《紫颜色》女性主体建构
【摘要】:艾丽丝·沃克作为美国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笔锋着力于美国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形象。其小说《紫颜色》揭示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对黑人妇女求解放、求平等的积极意义。小说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反映出黑人女性人物在父权与夫权制桎梏中的觉醒与抗争,以及寻求和建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追寻自我、建构自我的奋斗之路。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主体身份 生态女性主义 《紫颜色》 建构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一位近年来在当代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黑人女作家。1982年出版的《紫颜色》(TheColor Purple,1982)是沃克对黑人妇女文学的又一大贡献,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典范。该小说直接探讨了黑人男女两性之间的抵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越;论《紫颜色》颠覆父权话语以重建女性主体的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3 文珊;;凯特·肖邦《觉醒》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范小红;;《紫颜色》中的生态意象及女性形象的塑造[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伍红军;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贾晓云;;自然“他者化”的颠覆与女性之完整生存——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J];语文学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琳;;美国少数民族女性意识的觉醒——析《紫颜色》与《灶神之妻》中的女性自由历程的相似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晓燕;;茜莉的再生——《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胡春莲;;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评美国女性主义小说《紫颜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宋少华;;西丽的解放之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杨升华;;女性身体的哀歌:斯坦贝克《菊花》的身体叙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李娟;;二元对立的瓦解之旅——莱辛《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周熙娜;;艾丽斯·沃克作品中宗教思想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高辉;;《紫颜色》中西丽成长的正反面引路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陈凤珍;;生态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宫玉波;金勇林;;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觉醒》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传龙;;《紫颜色》中的黑人困境与生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钱亚萍;;福克纳的生态女权主义观——以《喧哗与骚动》为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孙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璐;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都岚岚;后回潮时代的美国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D];清华大学;2009年
9 宋赛南;根与路:厄德里克的灾难生存书写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关景媛;以“淑”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樊秀秀;译者的性别身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波;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枫;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爱丽丝沃克的《紫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胡鸽;迟子建生态女性观创作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那日苏;论述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蒙古族歌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盛丽丽;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和《洪水之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婉;从相互独立到相互依赖:一个和谐新秩序的建立[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年05期
2 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3 陈茂林;;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4 伍红军;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左金梅;《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6 王文惠;;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诗;;生态女性主义与观世音[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颜文娥;;生态女性主义在《雨里的猫》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3 鲁晓霞;;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探析《德伯家的苔丝》[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吴琳;;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探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周娴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折射——浅析《雨里的猫》[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6 吴琳;;论《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范振东;;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浮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8 吴琳;;继承与超越:生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及生态学之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陈明;肖庆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探究[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10 王慧娟;;寻归自然家园——《浮现》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词;;东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浅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陈伟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孙蕾;张荣华;;生态女性主义法学视野下的海南黎族女性[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林喜杰;;女性的自然——谈李小洛诗歌女性生态写作意识[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兵;生态与性别[N];人民日报;2010年
2 刘兵 本报书评人;从第三世界和性别视角反思全球化和发展观[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高娟;我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4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王晓华;关怀女人就是关怀所有生命[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冬;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女性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飞;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郑晨;从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两个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冯梦玲;生态女性主义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陈雪婧;生态女性主义早期文本中的女性和自然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梦华;《我的安东尼亚》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韦海静;《我亲人的殿堂》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子靖;《我亲人的殿堂》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荣荣;查尔斯·弗雷泽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冷山》中的体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9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2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