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革命文学的“革命代数学”——托洛茨基文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17-08-15 02:16

  本文关键词:革命文学的“革命代数学”——托洛茨基文学思想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托洛茨基 知识分子 阶级 传统 个性 修辞


【摘要】:托洛茨基的文学思想曾极大地影响了"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理念和文学规约模式。文章试图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从知识分子、阶级、传统以及文风和修辞等方面,揭示托洛茨基文学思想的构成,考查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与话语风格,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分裂和悖论。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托洛茨基 知识分子 阶级 传统 个性 修辞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只有鸦群保持着警觉,不时在空旷当中盘旋,傍晚,橘红色的余辉,静静燃烧,凄凉惨淡。色近柠檬的一抹残照,在淡青的天幕上抖颤,沉沉的暮色迅速降临,四周的一切融入昏暗。——勃留索夫:《雪野茫茫俄罗斯》在异常的政治环境里,一个政治人物,无论他人格多么伟大,无论他功勋多么卓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长堀佑造;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2 王蓉;;浅析托洛茨基的无产阶级文化“取消”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孙海英;;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马龙闪;;取消新经济政策原因新论[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5 李述森;;马克思主义的双重涵义与俄国共产党人的选择[J];东岳论丛;2006年05期

6 田刚;;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考辨[J];东岳论丛;2011年08期

7 赵歌东;;鲁迅:从“同路人”向“圣人”的移位与归位[J];东岳论丛;2011年08期

8 林精华;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困境[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4期

9 邱运华;;论托洛茨基的社会学诗学理论——兼及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派问题[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年00期

10 林精华;;“东方”或“西方”:俄国人审视俄罗斯问题的方法[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敏;;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朱军;;现代都市边缘知识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以亭子间文人为例[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尹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倪稼民;颠覆·建构·话语失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D];武汉大学;2005年

7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郭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建廷;论俄罗斯新国家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素芳;论宋之的的文学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文君;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元满;在美国的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三浪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静;清醒的犹疑[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小玉;无神论的确立与东正教的衰落[D];复旦大学;2011年

6 蒋小艳;试论俄国民意党(1879-1884)[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7 周静;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俄国贵族与地方机构改革[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吴寿欢;《东方杂志》(1918-1926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霞;别求新声于异邦[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田晓庆;《我们》的新现实主义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杰 ,索圣奇;托洛茨基与“四人帮”[J];山西师院;1978年02期

2 周尚文;;托洛茨基《我的生平》[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2年01期

3 徐葆初;《托洛茨基评传》评介[J];世界历史;1987年01期

4 周忠厚;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J];求是学刊;1989年02期

5 H·瓦谢茨基;赵敏善;;托洛茨基是谁杀死的?[J];国际展望;1989年12期

6 文木;;托洛茨基之死(续)[J];今日苏联东欧;1989年01期

7 张慧君;;《托洛茨基全集》法、德文版出版情况简介[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1年03期

8 李辉凡;;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J];苏联文学联刊;1993年03期

9 周尚文;;托洛茨基之死[J];共产党员;2008年01期

10 周冉;;“墨西哥玫瑰”弗里达与托洛茨基 恍如流星的情事[J];文史参考;2012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良倬;;瞿秋白与托洛茨基[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唐宝林;;托洛茨基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兼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关于中国大革命的争论[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叶楠;;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 关于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党支部清党的几点考虑[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六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书评人 杜建国;品谈托洛茨基的《我的生平》[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徐觉哉 轩传树 声白;历史背后的托洛茨基[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马长虹;托洛茨基一生真伪[N];北京日报;2007年

4 闻一;谁之过?托洛茨基的说法[N];学习时报;2009年

5 闻一;托洛茨基:弹药生产要翻两番[N];学习时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正荣;文学、革命以及磨盘[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闻一;从莫斯科到喀山:建军路上[N];学习时报;2008年

8 郑异凡;托洛茨基的两个预言[N];东方早报;2013年

9 尼克;万·海恩诺特:革命的代数[N];东方早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胡贲;国家刺客[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蓉;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秀华;列宁“政治遗嘱”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众;苏联二十—三十年代的史学期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衣慎思;革命年代的三重变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亮亮;瞿秋白的苏俄观[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5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75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