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笔下凯蒂琳形象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发布时间:2017-08-15 15:02
本文关键词:易卜生笔下凯蒂琳形象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易卜生 《凯蒂琳》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选择 伦理线
【摘要】:易卜生创作的第一部戏剧《凯蒂琳》讲述了古罗马贵族政治家凯蒂琳的反叛及灶神庙女尼弗瑞亚对他复仇的故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理解这部作品及其主角凯蒂琳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剧中凯蒂琳遇到两对矛盾:第一,在事业上做英雄还是做普通人;第二,在爱情上追随妻子阿瑞丽亚还是追随灶神庙女尼弗瑞亚。这两对矛盾实质上就是凯蒂琳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之间的矛盾,矛盾斗争的结果也必然影响他在一系列问题上的伦理选择,包括当情人还是丈夫、当英雄还是普通人、当烈士还是逃兵、当俘虏还是罪人、进天堂还是地狱等。作品中主要存在两条伦理线,一是政治伦理线,二是爱情伦理线,这两条伦理线因弗瑞亚的复仇而交织在一起。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易卜生 《凯蒂琳》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选择 伦理线
【分类号】:I533.073
【正文快照】: 《凯蒂琳》(Catiline,1849)是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它取材于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当时罗马共 和国完全丧失过去的民主精神,元老院贵族争权夺利、贪污腐化,少数贵族元老独揽大权,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也尖锐化。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红梅;;神圣的悲剧仪式——论《凯蒂琳》中的自然审美空间[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2 王晓燕;;凯蒂琳的命运与地理空间建构[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3 王芳实;;易卜生诗剧《凯蒂琳》的历史阴影[J];文学教育(上);2010年10期
4 毕娟;凯蒂琳的自由选择[J];天中学刊;2003年S1期
5 周亚芬;;《凯蒂琳》的三个意象与易卜生的原罪意识和道德理想[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6 冯凯;心灵搏击的第一次大曝光——对易卜生剧作《凯蒂琳》的几点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2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67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7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