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人生的自我救赎——谈《斯通,与另一个斯通》的主体性建构
本文关键词:缺憾人生的自我救赎——谈《斯通,与另一个斯通》的主体性建构
【摘要】:小说《斯通,与另一个斯通》从主人公马里恩的回忆展开,以小人物个体身份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呈现平凡人物在命运起伏中实现主体救赎的人生经历。本文以马里恩的创伤体验为视角,对其主体性建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挖掘出马里恩主体性建构背后隐藏的作者对"缺憾"意识的生命哲思,体味小说在个体成长表象之下的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
【关键词】: 马里恩 创伤体验 主体性建构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长篇小说《斯通,与另一个斯通》是美国埃塞俄比亚裔医学专家、作家亚伯拉罕·维基斯历经十年淬炼写成的非凡杰作。纵观整部小说,主题厚重多元,故事包含故事,暗示叠加暗示,构成了彼此独立又相互交集的若干叙事层面,加之叙事语言中穿插大量医学术语,从而形成了作者鲜明的个人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森林;从抽象主体性到科学主体性[J];求是学刊;1992年04期
2 张文初;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重断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范仁忠;论人的主体性确立的社会经济前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霄;;对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主体性建构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李明泉;向荣;肖云;;中国精神:历史内涵与主体性建构[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3期
6 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01期
7 沈亚生;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06期
8 简成熙;;理性与主体性的多元思考:从现代到后现代[J];求是学刊;2013年06期
9 高岸起;;论方法在实践中的作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雷;;书法临摹场域中主体性建构的四重难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婕;;浅谈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主体性[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总编辑 秦朔;重新想象中国:现代性与主体性的交融[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书时;重视农村妇女在养老中的主体性建构[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王曰美;孔子关于人的主体性建构理论[N];邵阳日报;2012年
4 陈振华;看许辉且行且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5 张剑;《刮痧》、另类文化与他者伦理[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楼育萍;主体性的对话性构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田宇;主体性建构写作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桂花;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及其主体性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4 于秀艳;“主体性”问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春香;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建构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7 冯伟;论彼得·谢弗剧中暴力与主体性建构的关系[D];南京大学;2012年
8 张恒良;《小镇畸人》中畸人失语的原因探析[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2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