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莫莉形象的多重隐喻

发布时间:2017-08-23 10:44

  本文关键词:莫莉形象的多重隐喻


  更多相关文章: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莫莉 隐喻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西方文坛上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他以独树一帜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形式,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革命。他的小说手法新颖,形式奇特,语言晦涩,意象众多,具有多重的意蕴和深刻的隐喻,使得批评家们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因此,《尤利西斯》的隐喻意义研究也就成为了乔伊斯作品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莫莉作为《尤利西斯》的女主角,对她的形象解读也是研究该小说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莫莉形象极具复杂性和隐喻性,随着解读视角的变换,其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隐喻意义。本文主要用四个章节的篇幅,从现代史诗、神话原型和爱尔兰民族三个方面入手对其隐喻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各章节的主要观点如下: 绪论部分简介乔伊斯的写作风格,重点介绍隐喻特别是人物隐喻在《尤利西斯》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莫莉在《尤利西斯》中的重要性正表现在其丰富的隐喻意义上,并对莫莉形象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综述。 第一章“《尤利西斯》:一座隐喻的城堡”分为两节,第一节说明现代主义文学在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倾向于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现世界。介绍乔伊斯对隐喻的看法和《尤利西斯》中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二节重点解释莫莉与隐喻的关系,指出部分研究者对莫莉形象存在的偏见和误解,说明其形象中蕴含了丰富的隐喻意义。 第二章“现代‘佩涅洛佩’”通过对比莫莉与佩涅洛佩的形象,指出莫莉是乔伊斯心目中“现代英雄”的隐喻。第一节说明莫莉的形象比之佩涅洛佩更加真实、丰满且具备双性同体的特点,是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第二节通过对比奥德修斯与布卢姆心中不同的“家”的意象,说明莫莉认可并爱着布卢姆,是他真正的“心灵家园”。 第三章“尘世地母‘该亚’”说明莫莉是古希腊神话中地母该亚的现代隐喻。第一节论述了莫莉具备性感、自然等特点,代表“性”的原则,是生命力的象征,也取代了死气沉沉的圣母玛利亚而成为爱尔兰新时代的“圣母”。第二节通过列举围绕莫莉出现的“多产”意象,证明莫莉是繁殖力的代表,这种繁殖力不仅能帮助莫莉重建与布卢姆的关系,也能使斯蒂芬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 第四章“曙光中的爱尔兰”主要论述莫莉作为未来爱尔兰的隐喻意义。第一节通过对比莫莉与文本中其他象征爱尔兰的女性,说明她的形象最为美好,是乔伊斯心中未来爱尔兰的隐喻,,而她与“合法国王”布卢姆的结合将会为爱尔兰带来繁荣和复兴。第二节说明莫莉与多个男人关系的隐喻,从中折射出爱尔兰的多元文化走向,即坦然接受异族文化,而后反观本民族文化,认可并改造本民族文化。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莫莉 隐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第一章 《尤利西斯》:一座隐喻的城堡13-22
  • 第一节 隐喻与《尤利西斯》13-17
  • 第二节 隐喻视角下的莫莉17-22
  • 第二章 现代佩涅洛佩22-33
  • 第一节 完整的人22-28
  • 第二节 归家之旅的终点28-33
  • 第三章 尘世地母该亚33-44
  • 第一节 生命力:蓬勃的自然生机33-38
  • 第二节 繁殖力:伟大的创造力量38-44
  • 第四章 曙光中的爱尔兰44-54
  • 第一节 走向复兴的爱尔兰44-49
  • 第二节 走向多元文化的爱尔兰49-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刘象愚;;乔伊斯批评概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申富英;;论《尤利西斯》中的宗教批判[J];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4 赵建国;大女神与生殖崇拜[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申富英;;论《尤利西斯》对民族主义的批判[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刘象愚;;乔伊斯与《尤利西斯》:从天书难解到批评界巨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袁德成;论乔伊斯的女性观对其创作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彭珍珠;乔伊斯笔下的女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马小朝;晦涩隐喻代替了清晰表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审美风格变迁之一[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申富英;莫莉:文化杂交和世界文化的象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724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24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