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互文游戏:阿库宁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31 01:05

  本文关键词:互文游戏:阿库宁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阿库宁 互文游戏 后现代主义诗学


【摘要】:在复杂的互文游戏中,阿库宁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矛盾思维作为写作策略应用于经典作品与大众体裁,通过赋予文本以多重编码结构来营建了一个开放的多元审美空间,这使其创作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文学实验场。这既是俄罗斯文化转型期的文学重构意识的反映,也是后现代文化意识的大众化表达。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
【关键词】阿库宁 互文游戏 后现代主义诗学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阿库宁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3DWXJ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Intertextuality Play:Postmodernist Poetics in B.Akunin’s Works当代俄罗斯侦探小说作家鲍里斯·阿库宁(БорисАкунин)的创作因复杂的互文性而受到批评界的关注。著名批评家马·利波维茨基将“阿库宁现象”(феноменАкунина)视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甜甜;;论《聊斋志异》的“戏言生事”叙述模式[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丽荣;;“我”叙述者的他性——浅谈《我的名字叫红》的叙述者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6 雷胜学;;乌托邦的修辞幻象——格非小说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周小娟;;“坦白”仪式的文学呈现——再论《简·爱》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过常宝;;《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车瑞;;挣扎与毁灭——精神阉割的悲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侠;;漂游与游戏——谈谈罗兰·巴特的解构艺术[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文虎;黄桂萍;;草根文化浪潮里的声像本质——播客社会文本的意义解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卫华;;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族相似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3 祝克懿;;超文本的传播功能与发展空间构想[A];修辞学论文集第12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8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甜;铁凝小说语言符号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菲;从英文台词看中美文化的交互态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坤;自然生命镜像中的孤岛意象[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瑞;“互文性”视阈下的当代影视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家延;有意味的涂鸦:对一种视觉形式的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武斌;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作者理论[D];南京大学;2011年

9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戴建国;论罗兰·巴特的文学思想[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后亮;;论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天明;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自觉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04期

3 曾艳兵;诗的误读与诗无达诂──后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诗学的两个命题之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2期

4 袁文平;;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诗学体现——博尔赫斯小说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初探[J];理论导刊;2007年10期

5 王抒飞;;西方玄学侦探小说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6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2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62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