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土生子》中别格白色梦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0:11

  本文关键词:《土生子》中别格白色梦的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土生子》 白色梦想 弗洛伊德 种族歧视 大众媒体


【摘要】:作为第二次黑人文艺复兴的先驱,赖特凭借着其代表作《土生子》开启了非裔美国文学新的篇章。该著作开创了黑人抗议小说的先河,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土生子》通过讲述主人公别格的故事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作为种族主义社会的土生子,别格的故事揭示了黑人梦想破灭后陷入的窘境。置身于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别格却心怀白色梦想。大众媒体一方面将黑人妖魔化另一方面炫耀白人灿烂多姿的生活。整个黑人种族遭受社会法律的不公平的对待。这些都是孕育别格白色梦想的温床。别格的白色梦想包括他的自我实现之梦和阳刚之梦。根据弗洛伊德,梦是人类心愿实现的一种形式。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受到性欲即力比多的驱使。在恋母情结的心理因素驱使下,儿童在性征期会出现对父亲冷漠甚至对抗的倾向。别格的阳刚之梦正是他恋母情结这一心理驱动因产生的结果。种族社会剥夺了黑人实现梦想的一切可能,这导致了别格梦想的破灭。加之,别格自身也不该将步入白色世界的梦想希望寄托在与白人女性玛丽发生性关系这一途径上。事实证明,玛丽不能帮助别格实现梦想。此外,黑白两个对立的群体所采取的一系列盲目活动也促使别格白色之梦的幻灭。总之,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黑人的白色之梦注定失败。
【关键词】:《土生子》 白色梦想 弗洛伊德 种族歧视 大众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22
  • 1.1 A Brief Survey of Richard Wright9-12
  • 1.2 The Structure of Native Son12-14
  • 1.3 Criticisms on Native Son14-22
  • Chapter Two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Freud22-27
  • 2.1 The Development of Libido22-25
  • 2.2 Freudian Dream Interpretation25-27
  • Chapter Three The Social Hotbed of Bigger’s White Dream27-34
  • 3.1 The Mass Media27-30
  • 3.1.1 White People’s Life in the Screen28-29
  • 3.1.2 Newspaper Description of Bigger29-30
  • 3.2 The Unjust Law30-34
  • 3.2.1 The Black Belt30-32
  • 3.2.2 Bigger’s“If”32-34
  • Chapter Four The Embodiment of Bigger’s White Dream34-44
  • 4.1 Bigger’s Dream of Self-Realization34-38
  • 4.1.1 The Game“Play White”35-36
  • 4.1.2 Flying the Plane36-37
  • 4.1.3 Failure in Self-Realization37-38
  • 4.2 Bigger’s Manhood Dream38-44
  • 4.2.1 Bigger’s Mother Fixation39-40
  • 4.2.2 Bigger’s Indifference to His Dead Father40-42
  • 4.2.3 Bigger’s Feelings to Other Women42-44
  • Chapter Five The Disillusionment of Bigger’s White Dream44-54
  • 5.1 The False Medium to Dream-Fulfillment44-48
  • 5.1.1 Mary as a White Dream45-46
  • 5.1.2 Miscegenation Laws46-48
  • 5.2 Blind Actions of the Whites and the Blacks48-54
  • 5.2.1 Blind Actions of the Whites49-51
  • 5.2.2 Blind Actions of the Blacks51-5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4-56
  • Bibliography56-6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0-61
  • Acknowledgements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冬凉;《土生子》中视觉的象征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苏冬凉;;一个欲望主体的悲剧命运——对小说《土生子》的拉康式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3期

3 杨卫东;“规训与惩罚”——《土生子》中监狱式社会的权力运行机制[J];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4 李宁;别格的异化:《土生子》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晓宁;小说《土生子》主人公性格特点评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谭跃越;看不清的世界——《土生子》中“盲”的象征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杨建国;;“动物”身上的人性——评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J];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8 杨敏;;《土生子》中种族主义的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9 陈小红;;《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男性气质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01期

10 乔国强;美国40年代黑人文学[J];国外文学;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卫年;《土生子》中别格的自我实现之路[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丽辉;《土生子》中别格形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匡颖;论《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及其双重恶性效应[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75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5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