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召唤结构
发布时间:2017-09-02 00:27
本文关键词:从语言学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召唤结构
【摘要】: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二战以后的文坛上引发了一度的热议,并被各国广为引进和翻译。这部小说堪称美国文学史上,世界影响力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部作品,其对社会现实的折射和对人物心灵的透视,并不亚于德莱塞的长河佳作《美国的悲剧》。小说在艺术深度领域中蕴含的精华,除了在语言驾驭技巧上娴熟无比外,也存在着通过语言学的视觉来对主人公心理解读的召唤结构予以情景构建和悬念设置。从语言学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召唤结构,在英文原著和中文翻译本中,都具有着深邃的研究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学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召唤结构 心理解读
【基金】:2014年四川省本科教学工程“民航特色专业大学生口语语音识别考评系统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201442)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语言技巧的熟稔和驾驭,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地位固然是中流砥柱。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这部《麦田里的守望者》借助语言的嬉笑怒骂,成功塑造了霍尔顿这一善良正直、却在生活中首鼠两端的叛逆少年形象[1]。小说的语言精华体现在对霍尔顿心灵召唤的外在投射,并将中产阶级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夕;;麦田里的守望者[J];中学生时代;2006年Z2期
2 翁黎明;;麦田里的守望者[J];人民文摘;2007年11期
3 翁黎明;;麦田里的守望者[J];课外阅读;2009年18期
4 孟凡晓;;麦田里的守望者[J];词刊;2010年10期
5 陶远莉;麦田里的守望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0期
6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节选)[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7 郑小驴;;麦田里的守望者[J];文学界(专辑版);2010年08期
8 马之军;;麦田里的守望者[J];散文诗;2011年08期
9 谈谦年;;麦田里的守望者[J];延河文学月刊;2008年02期
10 钟铧;;幼儿教师:麦田里的守望者[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建军;皮书举;;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理念的ABC[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林溪;麦田里的守望者[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徐迅雷;倾听孩子内心的轰鸣[N];福建日报;2007年
3 赵佳月 姚楚湘 涂敏霞 吴冬华;“少年维特们”烦恼透视[N];南方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775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7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