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说”与“看”的分离: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

发布时间:2017-09-10 01:27

  本文关键词:“说”与“看”的分离: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


  更多相关文章: “说” “看” 传统小说 现代小说


【摘要】:在现代叙事理论中,将小说的作者与叙述者相区分、"说"与"看"相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系列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展开的基础。传统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者被认为是合而为一的,与之相伴的是"说"与"看"的合而为一。在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由二者的合一到二者的分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福楼拜、亨利·詹姆斯、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小说这一叙事模式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说” “看” 传统小说 现代小说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我们知道,在现代叙事理论研究中,小说类的叙事虚构作品中有两个主体被明确区分出来,这就是叙述主体(narrating instance)与文字主体(liter-ary instance)。[1]229文字主体所指的是作品文字之所由,这是就作品的创作者、即作者而言的。而叙述主体则属于叙事作品中故事的讲述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新木;论《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程式[J];国外文学;1998年01期

2 谭君强;;论叙事作品中的叙述声音与叙述者[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陈联俊;;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现代性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3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许洁;;中国法制现代化范式的消解和建构——从中西法律价值观的比较维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车晓勤;《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叙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江守义;叙事中的时序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刘明明;;书信体小说的独特叙事魅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王真真;王菊丽;;对《小世界》写作技巧的现实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10 司马双龙;;安娜与艾玛的爱情悲剧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祖君;;写作文化及其传播论略[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屈海燕;;马原与毛姆的叙事艺术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5 李今;;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徐菊凤;;东西方主体旅游习惯差异的表现与形成原因分析——兼论度假旅游成为社会主体旅游方式的决定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何志钧;;文化生态与文艺生态危机探因[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潇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David Copperfield四个中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佳娣;戴维·洛奇在中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必辉;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涂兴凤;论王蒙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曾秋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蝇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斐青;论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e,

本文编号:823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23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