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双重人格的双面人生——从心理分析角度解读《渴望》

发布时间:2017-09-11 23:24

  本文关键词:双重人格的双面人生——从心理分析角度解读《渴望》


  更多相关文章: 双重人格 自我 心理分析 移民


【摘要】:回顾了双重人格在英语文学中的发展历史,指出美籍华裔女作家张岚的中篇小说《渴望》中的移民夫妇表现出渴望与冷漠、外表平静与内心动荡的双重性格。从心理分析角度分析了主人公双重人格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如何区别于其他亚裔移民小说中令人厌恶、憎恨的亚裔身份,具有动态、多样的特点,强调双重人格的极端表现反映了社会矛盾,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性冲突。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双重人格 自我 心理分析 移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流散文学研究”(14FWW014)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双重人格的定义双重人格(the double)在文学领域并非一个全新的主题,可以追溯到浪漫主义时期。双重人格起源于超自然的力量,是邪恶与死亡的先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个人内心世界的特征(Miller,1985:416)。奥托·兰克(OttoRank)开创了双重人格研究,在《双重人格是不朽的自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惠继东;;双重人格:小人物生存困境和心路历程的艺术思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徐振;;两重人格抑或精神分裂?——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双重人格》的考察[J];俄罗斯文艺;2013年01期

3 林国新;;双重人格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徐桁;;炙热的冷漠——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双重人格”的心灵普遍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惟萌;;混乱时期的彷徨:历史潮流下的人性撕扯——比较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双重人格”的主题[J];青春岁月;2013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赛玲;论谢·叶辛的小说《模仿者》的复调艺术[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微;论纳博科夫小说《绝望》中的镜像世界[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铁澎;文学思潮的基本类型[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张虎;;《双重人格》与《白色城堡》的比较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3 景凯旋;;萨米亚特:见证自由的文学[J];书屋;2006年10期

4 季星星;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身的两重人格[J];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04期

5 刘亚斌;后殖民文学中的文化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强;侯延杰;;浅谈大学生违法违纪心理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2 张林英;;当代大学生追捧网络明星的心理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小龙;程金城;;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4期

4 马大康;;文学对历史的理论表述——塞尔托论历史、心理分析与文学[J];北方论丛;2013年05期

5 克劳迪奥·阿劳 ,顾连理;表演家谈心理分析[J];音乐艺术;1988年04期

6 铁海玉;学生考试心理分析[J];青海教育;1994年Z1期

7 崔汉朝;;踏平坎坷闯新路[J];现代家教;1995年02期

8 徐淑彦,王玉珍;中专生自卑心理分析[J];教书育人;2000年07期

9 马超;;跨入成年期时心灵的震颤——《山上的小屋》的心理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范春燕;“犟”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荷永;尹立;张敏;;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罗迪;陈莹;王银霞;张丽梅;;自焚烧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赵磊;;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小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胡燕;陆鹏;;儿童MRI检查的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6 刘文华;单鑫;张松;;关于潜意识心理分析的修通机制模型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胡燕;陆鹏;;儿童MRI检查的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8 杨仕英;谢红燕;程晓红;;16例自杀儿童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宋玉凤;;门诊老年病人就诊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申荷永;;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熊妤 译;《一次别离》本体心理分析[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朱辉斌(作者单位:兰州铁三中);浅谈心理分析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N];甘肃日报;2001年

3 华南师大心理系 王求是;心理分析对教育的主张[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 熊妤 译;《鲸骑士》电影本体心理分析[N];光明日报;2013年

5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陈侃 申荷永;心理分析既不“分析”也不“治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常怡勇;心理误区不利癌症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7 张士旺;消费者购药心理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秦兴旺 实习生 黎业芬;用心理分析寻找罪恶的蛛丝马迹[N];法治快报;2004年

9 美国应用老年学专业顾问 傅e,

本文编号:833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33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