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隐性说话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4:25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隐性说话人研究
【摘要】:当今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与“人”的因素相联系,尤其是“说话人”这一角色以及他所表达的主观态度和评价都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人类中心语言学的重要问题——说话人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依据现代语言学研究自然语言的趋势,将文学文本确定为基本研究材料。其次,结合关于说话人的理论将说话人这一角色划分为两个层次:显性说话人,即有明显言语活动标志或明显人称标志的说话人;隐性说话人,即没有明显言语活动标志或明显人称标志,但是通过观察一些语言表达手段可以发现的说话人。最后,在介绍显性说话人在文学文本中主要体现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隐性说话人在构词层面、词汇层面、语句层面和语义层面的主要体现,归纳其体现所能表达的说话人的具体评价和主观标准。本文对说话人层次的划分以及对其主要体现的总结可以为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文学文本 说话人 隐性说话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12.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俄文摘要4-7
- 绪论7-12
- 第一章 文本中的说话人研究12-23
- 第一节 文本的语言学研究12-14
- 第二节 说话人的语言学研究14-19
- 一、说话人的二层次性15-17
- 二、功能语体中的说话人17-19
- 第三节 俄语中显性说话人的体现19-21
- 一、第一人称结构19-20
- 二、第一人称插入语20
- 三、信源说话人20-21
- 本章小结21-23
- 第二章 俄语词汇层面上的隐性说话人23-38
- 第一节 隐性说话人的构词体现23-26
- 一、带有积极意义的主观评价后缀24-25
- 二、带有消极意义的主观评价后缀25-26
- 第二节 隐性说话人的词汇体现26-36
- 一、性质形容词、性质副词及程度副词27-29
- 二、具有褒贬词汇意义的动词和名词29-30
- 三、带有特殊修辞色彩的动词和名词30-31
- 四、照应关系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31-35
- 五、语气词35-36
- 本章小结36-38
- 第三章 俄语语句层面上的隐性说话人38-52
- 第一节 语句表层结构上隐性说话人的体现38-45
- 一、插入结构38-40
- 二、嵌入结构40-42
- 三、重复现象42-44
- 四、主观词序44-45
- 第二节 语句语义层面上隐性说话人的体现45-50
- 一、语句中的观察者46
- 二、时间中的观察者46-48
- 三、空间中的观察者48
- 四、部分动词结构48-50
- 本章小结50-52
- 结语52-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儒;王晶;;说话人意义及其结构的研究维度——语言主观意义研究(一)[J];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2 黄东晶;蒋智妍;;语言意义探索——以文学语篇中的内心独白为例[J];外语学刊;2010年06期
3 黄东晶;;俄语代词系统的语用建构[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4 黄玫;;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J];俄罗斯文艺;2008年01期
5 姜望琪;;篇章与回指[J];外语学刊;2006年04期
6 李洪儒;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7 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J];外语研究;2002年04期
8 黄东晶;俄汉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语的指称类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9 史铁强;俄汉语篇代词回指对比[J];外语学刊;2001年04期
10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3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3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