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象征性语言分析
本文关键词:《老人与海》象征性语言分析
【摘要】:《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根据真人真事改变而成的中篇小说,该小说极具魅力的表现手法与叙事特征一经问世,便迅速风靡全球,并最终使海明威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细读《老人与海》不难看出,海明威用及其独到的视角渲染了一位孤胆英雄独自面对大海的情景,在与自然的艰苦博弈中,名为圣地亚哥的寡言老者,谱写了一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志长篇,令人不禁动容,使人油然生敬。然而,品读《老人与海》的成功,在海明威生动真实的故事内容背后,作者其妙笔生花的语言运用,以及寓意深刻的象征性语言刻画同样功不可没。故此,本文以了解《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为基础,深入探究《老人与海》的语言特色及其象征性语言的意象解读,从而深刻领略《老人与海》象征性语言运用的精妙,并可更深层次的体会《老人与海》一文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 吕梁学院;
【关键词】: 《老人与海》 象征性语言 文学赏析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老人与海》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其完整的故事,精湛的文字表现一举将故事的创作者海明威先生推向了世界文坛的顶峰,奠定了其了不起的文学地位。谈及《老人与海》的成功,其故事的震撼性功不可没。传统观念上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一叶孤舟的寂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明;;经典的意义:再析电影《老人与海》的主题精神[J];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2 艾艳红;;浅论《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复杂心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1期
3 包剑斐;;《老人与海》的插图创作[J];新美术;1982年02期
4 廖小勤;;解读《老人与海》原著与电影的异同[J];电影文学;2014年09期
5 黄春黎;曾思艺;何玉蔚;王学东;;《老人与海》:文化的考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36期
6 裴广;王明阳;;《老人与海》的体育精神及启示[J];芒种;2013年04期
7 陆佳勤;;衰老与成长——《老人与海》中的人生探索[J];长城;2013年04期
8 赵晓燕;;立足原著剖析《老人与海》的写作特征[J];芒种;2013年10期
9 海明威;《老人与海》(节录)[J];语文世界;2001年02期
10 ;《老人与海》──文体简说[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铁斌;翻译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心得报告[D];海南大学;2015年
2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5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8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9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4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346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