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疾病的隐喻”:梭罗论健康与自然

发布时间:2017-09-13 01:19

  本文关键词:“疾病的隐喻”:梭罗论健康与自然


  更多相关文章: 梭罗 疾病 健康 自然


【摘要】:梭罗是较早关注自然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美国作家。他认为,内部机能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同样,人的心灵也需要保持平衡。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实验表明,自然是身心最佳的滋补品。在他看来,相比于瘴气和传染,精神麻木与放纵物欲才是更为严重的时代之病。"病人"梭罗毕生孜孜以求,要当一名医生,唤醒昏睡的邻人,以免美利坚沦为"病夫之国"。梭罗以疾病作隐喻,告诫人们:自我与疾病、自我与身体的"双重战争"无时无刻不在体内发生,唯有节制欲望、回归自然,才能享受健康生活。梭罗的身体话语,由此也成为他找寻人生意义的工具。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梭罗 疾病 健康 自然
【基金】: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二期资助项目(201409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6
【正文快照】: “我已病得太久,忘记了健康是什么样子。”?卧病在床四、五个月后,梭罗在日记里如此写道。终其一生,从牙疼到肺结核,他饱受病痛折磨。②后一种疾病更是当时新英格兰地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1860年代,在25至45岁的青壮年易感人群中,因感染肺结核而死亡的人口比例高达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玲;;浅析萧红小说《手》中的反义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游惠玲;;论《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病态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3 任葆华;文学疗治:沈从文小说文化意义的别一种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志梅;;鲁迅式“疾病符码”的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庄永志;;《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有关艾滋病报道的发展变化[J];中国编辑;2008年01期

6 许立秋;陈红旗;;论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疾病隐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熊延柳;;论鲁迅作品中的“颓废”色彩[J];长城;2010年10期

8 周仲强;;想象上海的方式和上海式的“启蒙”——评王安忆的《启蒙时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王冬梅;;肺病、性别与中国现代文学[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10 谭燕保;;文学与病理学的互渗关系[J];武陵学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2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庄永志;;《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艾滋病报道的变化[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敏;林丹燕;;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隐喻的使用与反思——以甲型H1N1流感的媒体阐释现象为例[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蔡海燕;论奥登的乌托邦精神[D];浙江大学;2010年

7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8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司开玲;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3 朱厚刚;文学身体的移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凤娟;《时时刻刻》与《达洛卫夫人》之互文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婷婷;“不成魔不成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磊;论贾平凹散文的主体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霍天明;杉浦康平“噪音”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梅妍;论宗璞小说创作中的身体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岩;平衡木上的舞蹈[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才忆;梭罗的人生追求及其现代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陈凯;绿色的视野——谈梭罗的自然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3 杨金才;梭罗的遁世与入世情怀[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4 于立亭;梭罗与道家思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关春华;梭罗与自然——读梭罗的《沃尔顿湖》[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王■奋;梭罗与孔孟之道[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建国;试论梭罗散文的生态思想内涵[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陈乐福;梭罗:一个后殖民作家[J];外语研究;2005年02期

9 李永毅;;“自愿贫穷”的传统与梭罗的意义[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10 浦立昕;;简论梭罗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凯;;绿色的视野——谈梭罗的自然观[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黎文;梭罗在通信中谈论什么[N];文汇报;2013年

2 何山石;与梭罗同赴孤独[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史国强;梭罗的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07年

4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5 刘晓丹邋史国强;湖水依然清澈[N];辽宁日报;2007年

6 泰山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张鹏;《野果》:追寻恬淡的野趣[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苏幕遮;净化心灵的精神家园[N];西安日报;2008年

8 王涵;静听那单一的桨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新疆 晨颖;瓦尔登湖的魅力[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1年

10 李学军;走上回家的路[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洁;论梭罗与中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霄;瓦尔登湖畔的自由之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松;亨利·大卫·梭罗的双重性[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粟孝君;论梭罗的文明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莹;从梭罗对科学的双重情感视角分析其生态思想[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武云;论梭罗的自然观念及其生态伦理意蕴[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涛;梭罗自然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小重;世界存在于自然之中——论梭罗的环境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琼;从异化观的角度解读亨利·戴维·梭罗的自然观[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李静;论梭罗的自然观[D];南昌大学;2006年

9 冯翠娥;超越悖论—析梭罗的生活实验[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刘琴;现实主义者梭罗[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0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0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