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的意识流和多重叙事技巧
本文关键词:《我弥留之际》的意识流和多重叙事技巧
【摘要】: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以实验性多重叙事技巧而闻名,作者在小说中大胆地尝试了意识流和多重叙事角度等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手法,整篇小说的59个片段是15个人物以意识流方式轮流讲述故事。通过不同的叙述者从多重视角以意识流的方式叙述,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判断,为读者对小说进行全面地欣赏和评判提供了充分的前提。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
【关键词】: 意识流 多重叙事 创作技巧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福克纳的小说对20世纪日益增长的现代主义运动做出了显著贡献,他的创作做了许多叙事角度的革新性实验,无疑也受到了当时正受欢迎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潜意识思考被认为比有意识的行动或言论更重要。严格地说,福克纳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家,因为在他的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国卿;;《我弥留之际》主要人物形象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慧锋;;泡菜中亚硝酸根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熊严军;;水和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3 侯继人;燃烧碘量法测定硫滴定终点判断新方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张晓娟;黎永秀;王胜碧;;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索鎏敏;华宁;韩英;康雪雅;;氧化沉淀法制备纳米级Mn_3O_4粉体及影响因素[J];微纳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6 穆向荣 ,张秀林 ,章守华 ,张弘 ,沈功田;双相钢的巴克好森效应[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7 乔欣;赵玲;;浅议强制合并仲裁[J];北京仲裁;2008年01期
8 陈碧珍;;EDTA容量法测定着色剂铁粉中Fe的探讨[J];玻璃;2010年07期
9 张玉姿;;石油焦粉及玻璃中钒的测定[J];玻璃;2010年09期
10 陈碧珍;张玉姿;;原子吸收法测定颜色玻璃中的铁钴铜[J];玻璃;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龙;刘斌;文鸿雁;;移动基准站GPS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肖云;夏哲仁;王兴涛;孙中苗;;一种改进的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基线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吴晓燕;车登科;戴芳;;影像与矢量结合的道路自动提取及变化检测[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永书;张黎;夏定辉;;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的网络建设[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5 万奇灵;;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设计[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6 秦昆;孔令桥;许凯;;智能空间信息处理课程体系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7 程凤侠;王亚平;方应森;马建标;应超燕;;毛皮铬复鞣液循环使用过程中铬配合物组成的变化[A];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赵丽莹;杨波;张荣丽;王小唯;;OA资源的质量控制[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晓琼;刘杰;钱昆;王文俊;胡念苏;;基于核心模块的汽轮机组性能监测系统[A];2007年鄂、皖、苏、冀四省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卷)[C];2007年
10 曾鸣;尚德兴;徐志强;张荣曾;;煤泥燃烧复合脱硫技术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娜;基于形态学多尺度图像分析的海藻细胞图像分割及特征提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姜登钊;中药百部归经的研究及其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邢坤;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龙冲;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马先蒿属植物繁殖特征和种子萌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胡平平;多屏同步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史海莹;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邓睿;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蒋廷臣;星载宽幅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吴云龙;GOCE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天斌;油浸式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媛媛;基于本体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白喜朋;基于作业的钢铁企业成本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戈宁;东北民歌女性角色演绎的“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泉;基于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分布模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常志达;粉煤灰制备聚氯化铝工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柳;GEP评估及个体多样性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董霞;;《离骚》与意识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谈小甲;;用意识流手法表现女性意识——浅析《伯妮斯剪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杨爱英;;《喧嚣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描写[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郭思敏;;意识流文学在中国发展及其特点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6期
5 徐记忠;;关于意识流的探讨[J];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03期
6 邓庆生;;也谈意识流[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7 宋建平;;詹姆士的意识流理论述评[J];探索与争鸣;1986年05期
8 柳鸣九;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9 项晓敏;作为思维模式的意识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10 党婧;;意识流的性别特征——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意识流手法的发现和发展[J];青春岁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司有和;;意识流手法在知识性科普读物创作中的运用——创作《低温世界漫游》的体会及其他[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白乐;意识流文学会通远古人类精神追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何元智;百年沧桑人生的一面镜子[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似水年华》爱会使人成长[N];中国文化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靖;试析《达罗卫夫人》中的网状意识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瑛;探索一个新世界——意识流手法在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荣枝;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意识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王g;《喧嚣与骚动》的时间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高雪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晓燕;探析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艺术[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汪丽娟;赛姆勒先生的精神世界[D];四川大学;2006年
8 孙桂蕾;我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旋;林夕意识流歌词语篇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谌晓明;《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意识流下的抗争与顿悟[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42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