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语—图”时空范式变化
本文关键词:读图时代“语—图”时空范式变化
【摘要】:当下社会,空间爆炸、时间高速流动,表现在艺术领域,莱辛的“诗画界限”观无法完美地解释所有新的艺术现象,甚至这种观点本身就隐含着人为的时空二元分化,潜在地将时间与空间两种范式孤立起来,并且以突出代表着理性的时间范式的优越性。然而,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的科学理论发展,极大地动摇了这一带有牛顿经典物理学色彩的绝对时空观念,在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中,时空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二者并非孤立分化的二元范式,时空与物质世界紧密相联,物质世界的复杂和多变性,也决定了时空的不稳定和相对性,打破了传统稳定均匀的绝对时空观,这种思想也为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同质统一而具有流畅性的的时空范式受到断裂、破碎、混沌这些概念的极大冲击,现代乃至后现代的文学艺术时空范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机械复制的时代,空间意识对时间意识进行压抑和排挤,文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变化,表现时间范式的语言艺术开始追求空间化的写作。无论是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图书馆”和“迷宫”意象,还是法国新小说的“物质化”写作,都表现了当代人对世界的图像化认识,以及人们所生活的这个迷宫一般的社会空间。人们在迷宫式的当代空间中感到迷茫困惑,找不到出口,却又甘愿被困于这个没有深度的单纯的物质化空间中,视其为逃避时间和死亡的避难所,文学的空间化写作便在于揭示当代人的这种生存悖论。同样,表现空间范式的图像艺术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当下社会,也不甘于被局限于空间范式之内,而不断地尝试涉足时间的领域。图像艺术的这种时间化尝试从远古埃及就已经存在,而到了十九世纪末的印象派乃至后印象派,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后印象派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立体派,毕加索等艺术家基于复合视点法则,创作出一系列表现动态变形的作品,到了达达主义、未来派那里,速度与激情直接成为其公开追求的关键词。除此之外,电影的出现使多媒体图像艺术成为甚至比小说更会说故事的艺术类型,时间范式在电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时间范式的语言艺术偏爱空间化描写;空间范式的图像艺术冲破束缚,反映时间流动。这些尝试无不在于表现当代社会中,人们意识中的当下性。当代人历史感的淡化,并且不再盲目崇拜未来,以至于当下成为惟一可以把握于手中的存在,“当下”不再仅仅是短暂的现在,当代社会的“当下”是包含了过去与未来的“永恒的当下”,这是一个既包含着时间内涵又包含着空间内涵的概念。当代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时空范式在突破二元对立的更高层次上正尝试着新的对话与融合,正是为了表现当下人们多重而丰富的时空体验。
【关键词】:二元对立 空间爆炸 迷宫 当下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第一章 时空的二元分化11-18
- 第一节 莱辛“诗画界限”说中的二元分化内涵11-14
- 第二节 当代理论对经典二元时空观的冲击14-18
- 第二章 语言艺术时间的空间化18-26
- 第一节 当代的空间膨胀18-20
- 第二节 文学对空间膨胀的表现20-23
- 第三节 后现代文学的空间化写作23-26
- 第三章 图像艺术空间的时间化26-35
- 第一节 图像对语言的挑战26-28
- 第二节 时间对图像的诱惑28-30
- 第三节 反传统图像艺术的速度与激情30-35
- 第四章 空间化语言及时间化图像内在的当下性35-45
- 第一节 现代艺术中时间的内在化35-39
- 第二节 后现代艺术时-空范式中的“当下”内涵39-42
- 第三节 “永恒当下性”背后的时空混融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兰华;卢一;;从图像艺术的审美和表现看绘画与设计[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8年05期
2 史世任;;汉民俗图像艺术的建构[J];南方文物;2007年04期
3 赵欣;;重读现代图像艺术形式之美[J];艺术百家;2011年05期
4 郭茂全;;论散文创作与图像艺术的审美互生——以西部散文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洪洁松;;图像艺术的历史传承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理论界;2010年05期
6 董希文;;真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吗——关于当前文艺领域语—图之争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5期
7 魏于凡;;在“消费社会”下来看中国九十年代图像艺术[J];艺术科技;2014年02期
8 龙熹祖;浅论高等图像艺术教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刘宗超;李蕾;;汉代图像艺术的“四个世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10 刘志;;当代艺术批评视野中的图文之辨[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宝生;图像艺术教学设想[N];中国摄影报;2005年
2 龚举善;“自便”写作背后的问题[N];文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兰华;中国传统图像艺术与现代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海明;基于并行计算的图像艺术作品生成系统[D];中山大学;2012年
3 王妍;读图时代“语—图”时空范式变化[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8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