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汤亭亭作品叙事策略后现代解构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9:46

  本文关键词:汤亭亭作品叙事策略后现代解构主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汤亭亭 后现代主义 互文性 多重叙事声音 叙事策略


【摘要】:汤亭亭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她的作品充满对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经典著作的改写和戏仿,解构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塑造了美国华裔文学的新传统。本文在后现代主义关照下,结合后现代叙事学理论,从互文性、历史编撰元小说、多重叙事声音、碎片式叙事等解析其作品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叙事策略。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汤亭亭 后现代主义 互文性 多重叙事声音 叙事策略
【基金】:2013年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专项一般项目(SK2013B427)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1940—)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最耀眼的作家之一,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第一个进入美国文学主流社会的亚裔女作家。汤亭亭她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中国佬》(ChinaMen,1980)、和《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利民,文晶;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解析——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小说评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黎泽潮;;广告传播的文化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邵萍萍;廖小云;;浅析《化身博士》的叙事技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吴胜利;;《厄舍古屋的倒塌》叙述者之主题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周娜;;《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母亲形象之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张婧婷;;浅析《女勇士》异质文化中的身分属性的寻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任媛媛;;浅析空间叙事理论及其在《河湾》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周景雷;;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慧如;;诗现实的当代性[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文江;;对《笑傲江湖》的两种拆解:电影的与小说的[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9 潘知常;;论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10 欧阳友权;;网络的文学栖居与诗性祛魅[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晓丹;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佳;试析元小说《白雪公主》写作技巧互文性特色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哲梅;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颖果;汤亭亭《第五和平之书》的文化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4期

2 王静;邓楠;孙建中;;双性思维构建和谐——论汤亭亭《中国佬》中的雌雄同体创作意识[J];电影文学;2007年22期

3 周颖;;重塑华人新形象——试析汤亭亭《孙行者:他的伪书》中主人公阿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4 曾琳;;芭拉蒂·穆克吉与汤亭亭创作异同浅析[J];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5 张卓;;挑战美国主流社会言说历史的权威——汤亭亭《中国佬》中的历史建构[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刘丽娜;;重塑华裔历史,构建文化身份——评汤亭亭《中国佬》[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7 张晓玮;;近30年中国学界汤亭亭小说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张晓玮;;追求和平——汤亭亭小说主题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延军;孟利魁;;新型华裔美国男性之构建:汤亭亭《中国佬》中的男性“身体政治”[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10 张喜华;;论汤亭亭的文化身份建构策略[J];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迎欣;;变形的中国“龙”——《中国佬》的形象学阐释[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颖果;汤亭亭中西方文学传统之再阐释[N];文艺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晋悦;汤亭亭:所有的老兵都痛恨战争[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杨春;汤亭亭拒绝美国评论家的“文化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徐颖果;化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N];文艺报;2005年

5 蒲若茜;服从强势文化是危险的选择[N];文艺报;2004年

6 刘建华;开创华裔和人类的未来[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849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49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