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小说《羽蛇》之印地安文化的异托邦构想
本文关键词:劳伦斯小说《羽蛇》之印地安文化的异托邦构想
更多相关文章: 《羽蛇》 劳伦斯 印地安文化 异托邦 异域想象
【摘要】: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是1926年出版的小说《羽蛇》。具有欧洲文化身份的爱尔兰人凯特·莱斯利来到印地安文化的发源之地墨西哥,寻找战后欧洲文明衰落时的异托邦之境。劳伦斯希冀在异域他者文化之地寻觅拯救欧洲文明的良方和救赎之道。劳伦斯此举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要建构的"异托邦"构想不谋而合,印地安原始文化盛行的墨西哥正是劳伦斯苦苦寻觅的"异托邦",一个完全不同于自身所属的欧洲文化的幻想之境。
【作者单位】: 三明学院;
【关键词】: 《羽蛇》 劳伦斯 印地安文化 异托邦 异域想象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一、劳伦斯和哲学家福柯心中的幻想之境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英国16世纪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一书,他认为,乌托邦是没有真实场所的地方,是虚构的场所和空间。与莫尔的乌托邦相对应,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2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席战强;;复活的克斯卡埃多与死去的耶稣——从《羽蛇》看劳伦斯的“文化拯救”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李静;;细节的力量——浅谈劳伦斯的《羽蛇》[J];考试周刊;2009年04期
3 刘洪涛;;原始主义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应用——以劳伦斯小说为中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孙婷婷;;对福柯《另类空间》的后殖民解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吕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珊;;神话型理想面对现实的执着追问——试析《堂吉诃德》中镜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黄稼辉;;沉舟犹载梦游人——略论沈宝基诗中的神话因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3 憨瑞祥;;简论文学经典重构的可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丁云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的重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5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高字民;;拟像审美反思与当代影视的内容生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李小玲;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8 吴海进;;后现代语境中仿像符号商品文化消费批评[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9 花勇;;互文与汉语传统辞格[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贾璐;;重生与复归——对小说《羽蛇》的一种原型解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顺铭;;“偷拍”与“疯狂”:一种病理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子昂;;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7 王志刚;;马克思《大纲》中的空间思想[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4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玉凤;上海房地产广告平面媒体的理想自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雁霞;旅游城市的文化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黄丽玲;论九十年代的口语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淑敏;论莫妮卡·阿里《砖巷》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津津;从弗·施莱格尔的文艺理论看德国浪漫派精神[D];吉林大学;2011年
8 舒子芩;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玲;帕慕克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探讨[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红红;《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复杂性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璐;;重生与复归——对小说《羽蛇》的一种原型解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席战强;;生态危机的书写及其拯救——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J];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袁静妤;;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红;从器物到精神——易杰雄教授谈《欧洲文明的历程》丛书[J];中国出版;2000年03期
2 程群,何奇松;一个中国学者的欧洲文明观——《欧洲文明扩张史》简介[J];世界历史;2001年01期
3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源头 欧洲文化史论课程讲演摘录[J];博览群书;2003年01期
4 钱乘旦;“脑子里装着自己的问题和前途命运”——评《欧洲文明的进程》[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5 朱光富;;感受欧洲文明[J];珠江水运;2006年03期
6 张元;;欧洲文明之我见——评陈乐民、周弘教授的《欧洲文明的进程》[J];新远见;2008年04期
7 高铁军;;油墨的力量——被“雕虫小技”改变的宗教改革[J];世界文化;2010年10期
8 于贵军;;试论“两希”文明融合的历史原因[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富聪;;对欧洲文明史的哲学反思[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李剑鸣;;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J];历史研究;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亭;;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整合[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开大学 陈志强;简评《欧罗巴文明》[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资深报人 丁刚;欧洲精神的救赎[N];东方早报;2010年
3 ;《欧洲文明的历程》丛书问世[N];光明日报;2000年
4 顾莲芸 编译;将欧洲从“救世主”那里拯救出来[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韩文嘉;欧债危机可从 文化中找原因[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傅小平;超越东西方对比,重塑中国世界观[N];文学报;2013年
7 陈昕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改造我们的欧洲文明观[N];文汇报;2013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范勇鹏;从中国人的视角看欧洲文明[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子木;王义桅:换个视角看欧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刘悦笛;文明间的“互看”[N];北京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853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5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