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17-09-16 11:45

  本文关键词: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悲剧


【摘要】:莎士比亚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真实的概括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者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创作背景及作品内容的分析与研究,来探讨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及其意义。
【作者单位】: 甘肃陇南师专英语系;
【关键词】《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悲剧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一.人文主义渊源及其历史发展人文主义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人文主义精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勇;周艳梅;;追寻作为一种生存的状态——《在酒楼上》与《城堡》的精神契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汪雯雯;;美与丑——试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李媛;;谈《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J];长城;2009年08期

4 韦立英;;哈姆雷特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赵玉萍;;浅析简·爱的爱情婚姻观[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冯丽春;;简·爱——性格决定爱情的有力证据[J];电影文学;2010年04期

7 王红梅;;《哈姆莱特》:走向大银幕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1年09期

8 周双;;关于简爱双重性格的分析[J];电影评介;2007年02期

9 覃承华;罗显克;郭小娟;;论存在主义影响下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创作特色[J];电影评介;2008年07期

10 王宇;;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两希”情结解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洪霞;劳伦斯的文本世界:对灵与肉关系的质问和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思静;魔镜中的自我[D];青岛大学;2012年

4 周宜生;试论《第二十二条军规》对西方现代官僚制度的批判[D];湘潭大学;2013年

5 万小溪;桂林抗战文化城英美诗歌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献丽;;《哈姆雷特》的悲剧与人生抉择[J];电影文学;2007年12期

2 蔡少阳;;《哈姆雷特》中的“鬼魂”情节与悲剧建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夏海;袁世超;;《哈姆雷特》之现代主义观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4 徐子昂;康杰;朱哲;;《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01期

5 秦力;;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戏剧《哈姆雷特》的对比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21期

6 赵静;;《哈姆雷特》的感情构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5期

7 廖建华;胡希;;试析《哈姆雷特》的悲剧之所在[J];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魏岚;;《哈姆雷特》剧中的模棱两可[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徐欢颜;;《哈姆雷特》中的死亡及其代言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利景;;论《哈姆雷特》中的平行情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悦;浅利庆太来华执导《哈姆雷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贝文力;20世纪俄苏舞台上的《哈姆雷特》[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记者 刘守序;生存的礼赞 毁灭的哀歌[N];金融时报;2010年

4 ;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看中国的《夜宴》[N];解放日报;2007年

5 余凤高;莎士比亚的“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新华社记者 赵承 冯坚 郝亚琳 本报记者 曹鹏程;“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与创造,才能奠定友谊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1年

7 夏璐怡;最长单词由20多万个字母组成,,英语妙趣横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静;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哈姆雷特》中话轮转换的运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袁仑;《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冰青;阐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宋会征;从关联理论角度解析《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秀丽;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问题剧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宏姣;《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旅行[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丁双梅;圣经原型视阈下的《哈姆雷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芳萍;卞之琳译《哈姆雷特》的风格传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黎明;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黄立丰;女性与《哈姆雷特》批评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2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62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