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的杂交性身份解读
本文关键词:《群山回唱》中女性人物的杂交性身份解读
【摘要】:卡勒德·胡塞尼的新作《群山回唱》通过描述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父子兄妹、表亲继母之间的互相背叛与彼此牺牲,深刻反映出因战争和贫困而被迫离开祖国的当代阿富汗移民在西方社会所面临的身份困境。本文利用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妮拉、帕丽以及新生代移民小帕丽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具有杂交性特征的少数族裔和边缘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危机。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群山回唱》 杂交性 身份
【基金】:齐齐哈尔大学校级重点课题“英语专业英美文学作品赏析中文本细读及空间理论的应用策略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研究约翰·福尔斯女性主义创作思想”(编号:125423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文坛上著名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的新作《群山回唱》再一次将其祖国阿富汗摆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作者利用其悲天悯人的情怀、高超细腻的写作手法将阿富汗人民在战后的生活窘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阿富汗人民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同的心理状态。小说叙述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必武;刘爱萍;;卡勒德·胡赛尼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军辉;常中华;;阿米尔的背叛、救赎与自我实现[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2 李青霜;;绝望中的希望 拯救生命的力量——评胡赛尼的《灿烂千阳》[J];外国文学;2012年06期
3 段傲雪;;沉沦与升华——《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人格结构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4 刘喜波;葛健;;《灿烂千阳》中女性主体的拉康式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宁;;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电影批评[J];电影艺术;2014年02期
6 吴卞;;后殖民语境下莫里森小说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5期
7 葛校琴;;翻译教学遭遇民族主义——从MA和MTI的翻译教学说起[J];翻译论坛;2014年01期
8 何燕李;;后殖民电影理论研究述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段丽芳;;传统与现代的抉择——后殖民语境下《荒原蚁丘》的民族文化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0期
10 黄四宏;;沉默·呐喊·使命——析汤亭亭《羌笛野曲》之女性[J];电影评介;2014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佃强;新世纪抗战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惠萍;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马粉英;托妮·莫里森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孟春蕊;影像中的历史[D];吉林大学;2014年
5 胡美娟;身体、空间与性别:西北回族穆斯林女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张传霞;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存”主题和“经典重构”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崔春;论北岛及《今天》的文学流变[D];山东大学;2014年
8 袁英;话语理论的知识谱系及其在中国的流变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陈佳寒;“东方主义”的滥觞:希腊古典史家作品中的“他者”形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莹莹;《灿烂千阳》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大学;2012年
2 冯瑶;阿富汗战乱背景下的人性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琦;漂泊的心灵[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雅习;徘徊于希望与绝望中的女性和自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丽雯;边缘人身份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雯;阿来小说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7 朱丽颖;疏离与融入[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吕乐;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爱尔兰男性的自我身份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于丽娜;后殖民视角下的《扶桑》英译本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杨燕;萨尔曼·拉什迪笔下的悍女形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的拉康特色[J];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陈鹏;;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杂交性”——以新派川菜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4年02期
3 张石玲;戏歌初探[J];视听界;1997年04期
4 王岚;;解构“身分”——简评《当我们是孤儿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云;导致前列腺癌的八大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7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8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