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再探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再探
【摘要】: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在诸多方面,后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克服后现代主义的努力。后现实主义的艺术书写策略包括:将决定论与对非因果性关联的寻找结合起来,将典型性与原型性的相互渗透作为艺术意境的营造原则,形象结构本身提供出艺术评价的含混性,以语言为代表建立文化模式的多边对话性。后现实主义文学没有放弃现实主义审美传统内的批判精神与意义追寻,表现出强烈的向文学记忆纵深处追寻的努力,并试图在这种追溯中有所重建和构筑。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关键词】: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 艺术策略 精神向度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1.引言著名作家扎米亚京认为:“现实主义中就不存在欧几里得公式。”(ЗамятинЕвг.1999:100)绝对不变的艺术世界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艺术都具有假定性,现实主义文学也不例外。扎米亚京的观点不仅言说了自己所坚持的开放性、创新性艺术原则,在今天看来,他也完全预见到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启超;;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艺术范式——今日俄罗斯文学气象手记[J];芒种;2013年09期
2 于双雁;;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初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洪;;从尼洛夫娜到萨姆金──高尔基的一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史云燕;;评俄罗斯新农民作家作品——以谢尔盖·叶赛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与“五四”抒情小说[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4 刘建荣;韩静池;;宗教信仰引导下的俄罗斯文学[J];长城;2009年06期
5 赵杨;人性与人道·社会与历史——浅探索尔仁尼琴笔下的艺术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建英;;新俄罗斯文学的叙事框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刘敏娟;;20世纪世界文坛的奇葩——当代苏联生态文学管窥[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8 孙海英;;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明琦;人生·路·诗歌——勃洛克的生活与创作[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崇梅;;谈音乐性视角下的基础俄语教学[J];大家;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平;;布宁——情系俄罗斯文化的旅行者[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海艳;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谢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海云;赫鲁晓夫时期文化“解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慧;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艺术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晔;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合梅;最后的周扬 人性的高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文君;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炯;光晕消失:洛丽塔小说形象与视觉化形象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利扎罗夫;赵丹;;图书管理员(选译)[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2 王洪琛;;《卡拉马佐夫兄弟》:在理性与信仰之间[J];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忠;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启示——兼评《痛失》和《英雄时代》[J];南方文坛;2002年01期
2 张重才;对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的讨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张晔;哈奈与叙利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J];阿拉伯世界;2003年01期
4 孙亚敏,凌孟华;试论批判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应有品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5 陈小丽;简析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演变[J];社科纵横;2003年06期
6 黄开发;“五四”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李运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前行与摇摆[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8 乔亚兰;;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美学精神[J];美与时代;2006年06期
9 耿娴;;谁杀死了小舅——从《那儿》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困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胜潮;王志勇;;论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振江;;无限延伸的铁轨——在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再谈作家与生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王中忱;;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3 程金芝;;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茅盾的文学观念及其当下启示[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演讲人 王跃文;现实主义文学的困窘[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贺绍俊;从放逐意义到重建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陆贵山;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N];文艺报;2009年
4 包明德;张扬现实主义文学精神[N];文艺报;2011年
5 泓峻;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与魅力[N];文艺报;2013年
6 孟繁华;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与超越[N];文艺报;2014年
7 华南理工大学 刘起林;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气象[N];人民日报;2010年
8 张保宁;文艺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N];人民日报;2012年
9 余三定;关注现实[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吴岳添;法国现实主义文学[N];文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会侠;从转型期的“底层叙述”看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拓展[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晓枫;试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症结[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崔乃霞;论新现实主义文学背后的“儒家哲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林园园;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论争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侯春姿;转型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争鸣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常延红;大后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和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畅乾;论新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儒家“和”文化因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樊婷;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8 包细簪;后殖民与后现代的兼收并蓄[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强春蕾;论高建群作品的浪漫书写[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8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