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姜敬爱中国东北题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发布时间:2017-09-20 13:20

  本文关键词:姜敬爱中国东北题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姜敬爱 中国东北题材 文学作品 中国形象 移民


【摘要】:作为20世纪30年代韩国著名女作家,姜敬爱移居中国东北十余年,创作出许多以中国东北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她所描绘的中国形象包括中国自然形象、中国社会形象和中国人形象。这些中国形象多为冷酷、动荡、肮脏、丑恶、残暴的负面形象,具有直观性、断片式的特点,未能塑造出完整而典型的中国形象,也没有反映出中朝爱国志士在共同反抗日帝侵略与压迫斗争中结下的浓厚友谊。究其原因,作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活动范围有限,影响了其作品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塑造,因而姜敬爱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既亲切而又陌生,既熟悉而又疏远。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姜敬爱 中国东北题材 文学作品 中国形象 移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姜敬爱在中国东北时期的小说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3BWW028
【分类号】:I312.06
【正文快照】: 姜敬爱(1906—1944)是20世纪30年代朝鲜/韩国著名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为读者留下了23部长、中、短篇小说、10首诗歌、20篇随笔、6篇评论,可谓体裁多样。除小说《母与女》和早期创作的几首诗歌与几篇评论外,这些作品都创作于中国,因为在1926年初至1928年冬[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兴元;“间岛”问题的由来及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峰龙;刘杨;;以史为鉴,寸土必争——“间岛问题”之历史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唐烈;;浅谈延边地区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以20世纪初为中心[J];黑河学刊;2014年10期

3 金鹤哲;;1949年以前韩国文学汉译和意识形态因素[J];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鹤松;;姜敬爱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变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1期

2 何镇华;;肖红和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J];韩国学论文集;1998年00期

3 刘艳萍;;慈母与悍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母爱描写[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夏艳;;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比较[J];作家;2009年06期

5 唐恬恬;;20世纪30年代中韩左翼女作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变化——以萧红、姜敬爱创作中所体现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中心[J];当代韩国;2010年04期

6 刘艳萍;;主流叙事与人性书写——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主题意蕴之比较[J];东疆学刊;2010年02期

7 何镇华;;姜敬爱和她的长篇小说《人间问题》[J];韩国学论文集;2007年01期

8 刘艳萍;;杜鹃啼血,昭示不平——萧红与姜敬爱小说底层女性悲剧之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秀兰;;在黑暗的原野上呐喊——萧红与姜敬爱的女性悲剧意识比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艳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描写艺术之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艳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2 赵丹;萧红与姜敬爱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香;对姜敬爱小说的女性人物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孟庆颜;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D];延边大学;2013年

3 韩晓;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秦健;姜敬爱和萧红中国东北背景小说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罗明姬;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吴香美;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唐恬恬;20世纪30年代中韩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冯臻;萧红和姜敬爱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比较[D];烟台大学;2013年

9 夏艳;丁玲和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比较[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鹤云;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8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