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生隐喻的辞格表征

发布时间:2017-09-24 04:13

  本文关键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生隐喻的辞格表征


  更多相关文章: 莎剧 修辞 认知 概念隐喻


【摘要】: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生隐喻1的辞格表征十分丰富。莎剧通过使用明喻、暗喻等修辞格,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还能在认知层面将更多的人生隐喻纳入隐喻系统,从而使莎剧中的人生隐喻系统处于持续开放和动态发展的进程中。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与传统修辞学研究相结合,将有助于全面认识莎剧语言中的修辞现象,深入挖掘修辞格的使用规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莎剧 修辞 认知 概念隐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研究”(12BYY130) 广西师范大学教师成长基金项目“莎剧中的概念隐喻及其汉译研究”(JS201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修辞、语法与逻辑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广泛受到人们的推崇与重视。受时代及其教育背景的影响,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古典修辞的传统规范。长期以来,修辞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莎剧的语言艺术以及伊丽莎白时期修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敏,潘明霞;莎剧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谢世坚;;莎剧修辞的认知研究——《莎士比亚、修辞与认知》(2011)评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伟民;;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04期

2 曾易珍;;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谢世坚;刘希;;概念隐喻视角下《李尔王》傻子角色的隐喻修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谢春辉;谢世坚;;近二十年来国内莎剧修辞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黄兴运;谢世坚;;认知视阈下《哈姆雷特》的修辞识解[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6 黄晓亮;;My Appreciation of Situational Irony in Shakespeare's Tragedies[J];海外英语;2010年10期

7 宋元源;;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艺术展示和翻译方法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8 陈海贝;;《哈姆雷特》双关语汉译比较研究[J];芒种;2013年22期

9 陈丽竹;;试论当代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双关翻译[J];芒种;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王冰青;从英语语言修辞视角研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物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邵青臣;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毛艳梅;英语修辞格Pun的多角度演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朱敏;关于培根《论说文集》的语言学特点[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钦竹;莎剧中置换修辞格的汉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冬芸;认知隐喻视角下莎剧中heart,mind和soul的修辞格及其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菁菁;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莎士比亚戏剧双关语的认知翻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希;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傻瓜角色的辞格及其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曾艳萍;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威尼斯商人》的比拟辞格及其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世坚;向心怡;;莎士比亚性语言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大为;认知性辞格与表达性辞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祝敏;;莎诗隐喻认知机制的连贯性及其主题意义建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唐韧;;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身体和自然概念的认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其林;诗情画意:莎剧语言特色透视[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孙萍;;聚焦莎剧——莎氏傻瓜回溯[J];英语研究;2005年03期

3 任宗仪;;莎剧20世纪初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条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田泥;粟世来;;莎剧与《圣经》之“水”[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5 宋艳;形神兼备 生动传情——莎剧语言艺术一面观[J];教育文汇;2004年06期

6 曹萍;莎剧中的鬼魂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7 于胜民;莎剧中人性的动物原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于胜民;莎剧人物与宇宙元素[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侯雁林;罗植;冯文坤;;各有千秋的莎剧译本——以功能目的论看《亨利五世》两个中译本的不同效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0 徐群晖;;论莎剧意象的符号性美学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祥麟;;将莎剧改编为中国新旧歌剧上演,善莫大焉![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元尚;莎剧故事在中国的早期流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浮云;析“莎剧并非莎翁所作”[N];学习时报;2010年

3 李一丹;莎剧涉法剧情的人道思想[N];文汇报;2014年

4 何其莘;汉译莎剧的力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亚斯民·阿利巴依—布朗邋凌云;莎剧为第三世界的普通人道心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子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倪咏娟;“莎士比亚”分身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缪晶晶;莎剧“猥亵语”雅俗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乌依罕;莎剧的中国当代改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9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09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