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中的姐妹情谊探析
本文关键词:《灿烂千阳》中的姐妹情谊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灿烂千阳》 父权制 姐妹情谊 女性意识 自我救赎
【摘要】:胡塞尼的第二本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在战火背景下两位阿富汗妇女的悲惨遭遇。许多学者在女性主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该文结合"姐妹情谊"这一概念分析了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之间姐妹情谊的构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之间的互爱互助。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灿烂千阳》 父权制 姐妹情谊 女性意识 自我救赎
【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4B0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YH115615012)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1作者及作品介绍卡勒德·胡赛尼(1965—)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是一位美国医师与畅销书作家。《灿烂千阳》是胡赛尼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两名阿富汗妇女的悲惨遭遇。作品通过展现在战火背景下父权制社会中妇女的艰难境况表现了作者对阿富汗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2“姐妹情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薇,程锡麟;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水彩琴;妇女主义理论概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陈琳;;姐妹情谊和妇女联盟——论艾丽斯·沃克《紫颜色》黑人妇女主义生存观[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许润江;陈红;;姐妹情谊:独特的美国黑人女性精神力量——读艾丽丝·沃克女性小说《紫色》与《日用家当》[J];作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浅析黑人和白人的身份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吴珊;;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浅析[J];长城;2010年08期
3 孙小芳;;《梅丽迪恩》与《紫颜色》中妇女主义思想之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罗晓榆;;女性主义思想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读艾丽丝·沃克的《紫色》[J];沧桑;2009年06期
5 王建平;刘娇;;走出身份迷误——解析《眼望上苍》的种族身份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吴兰香;论《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暴力”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7 张燕;杜志卿;;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8 杜业艳;;呼唤与应答——《他们眼望上苍》与《紫颜色》的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9 梁工;;妇女主义理论、创作及其圣经阅读[J];东方丛刊;2010年01期
10 李梅;付海艳;;艰难的自我实现之旅——评《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物化现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峰;艾丽斯·沃克《紫颜色》的多重对话性解读[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田蓉;珍妮的精神之旅[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霞;分析小说《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惠珍;创伤叙事:再读《父亲的微笑之光》[D];华侨大学;2011年
5 李皎;《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章珊玫;《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父权意识的颠覆[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苏;从双重意识和妇女主义角度解读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中黑人的困境与生存[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明玉;从妇女主义看艾丽丝·沃克《拥有快乐的秘密》[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婷;构建人类诗意的生存模式[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莉;《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解读[D];新疆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晓东;李寒冰;;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魏天真;“姐妹情谊”如何可能?[J];读书;2003年06期
3 赵莉华;逃避伤痛文化,寻根非洲文化——从艾利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文化认同[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珊;;人类能自我救赎吗?[J];艺术与投资;2010年04期
2 潘婕;;《127小时》 一场右手与人生的自我救赎[J];东方电影;2011年02期
3 符琳;毛宇飞;;爱在负重下的精神之光——略论《半生为人》中人性的自我救赎[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4 李冬晓;沉溺与自我救赎——读解安德鲁·尼科的《西蒙妮》[J];电影评介;2002年12期
5 魏英杰;;官员亮家底是自我救赎[J];西部大开发;2010年05期
6 雷莹;;生命体验的重绎与女性作家的自我救赎——论八位女作家的“人生笔记”系列[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沈石溪;;作家谈写作:《贱猴卡卡的故事》创作后记 人类更需要自我救赎[J];东方少年(阅读写作);2010年08期
8 李丹崖;;心灵的自我救赎[J];青年博览;2011年17期
9 司强;;自我救赎的神话——影片《恶灵骑士》原型解读[J];电影文学;2007年17期
10 薛武;杨伶俐;;试论库切的自我救赎情结[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德凯;用法律与记忆完成生态恶化中的自我救赎[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芳;多元化提速 艺龙靠外力自我救赎[N];中国商报;2014年
3 高双;一家日本特钢企业的自我救赎[N];中国冶金报;2014年
4 本报通讯员 翟梓然;多元化 钢贸商的自我救赎[N];中国冶金报;2014年
5 晶莹;食品安全风暴下连锁企业如何自我救赎[N];中国食品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杨红英;市场调整依旧 工具企业亟须自我救赎[N];中国工业报;2014年
7 蔡继林;金融业应主动开展自我救赎[N];上海金融报;2014年
8 于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他者的拯救与自我救赎[N];人民法院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栋;云南城投自我救赎:资本腾挪暗求利润[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10 姜峗;媒体公信需要自我救赎[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青;自我救赎与自性发展[D];湖南大学;2013年
2 佟健;存在焦虑与自我救赎[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智浩;对小说《个人的体验》的再认识—论决定自我救赎独特性的“残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秦榕;从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兔子,,跑吧》中哈里的自我救赎[D];扬州大学;2014年
5 张继军;心灵的探索:雅夏的精神困惑与自我救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真祯;女性笔下的自我救赎[D];新疆大学;2014年
7 陈赛君;“大萧条”后资本主义通过“钟摆式调节”实现自我救赎的内在逻辑解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张亚莉;异域守望者的女性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2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