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人格的发展,文明的反思:《北迁季节》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25 03:06

  本文关键词:人格的发展,,文明的反思:《北迁季节》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萨利赫 《北迁季节》 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 不确定性 生存状态


【摘要】:塔依卜·萨利赫是苏丹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北迁季节》被誉为阿拉伯文坛的一朵奇葩。自1966年出版以来,国内外批评家主要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空间理论,心理分析等视角对小说的主题,叙事策略,人物等进行了细致而独到的分析。笔者认为,《北迁季节》以旅行叙事为手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态的时空迁徙图。其中,身体的旅行经历是外在显现,人物的精神历程则更值得关注,尤其是作品中人物的人格发展之旅。国外的心理批评多集中在个别人物的心理分析上,且较为零散。国内学者尚未采用弗洛伊德的心理批评方法。因此,笔者试图借用弗洛伊德有关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人格结构,本能理论(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无意识等理论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人格的发展,揭示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和普遍的生存状态。经过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包括作者萨利赫的介绍、作品《北迁季节》的简介。第二章是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提出的新论点。第三章是文章的理论支撑。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和本文分析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能理论,无意识理论等。第四章是文章的讨论部分,重点谈论主要人物的人格发展,以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三结构理论为支撑,并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表征,如无意识,潜抑,本能(性,死亡,生存本能)对人格结构的影响。研究人物包括:两大中心人物(穆斯塔法和无名叙述者),其他代表性人物(瓦德·利斯和迈哈竹卜,无名叙述者的爷爷和罗宾逊先生)。讨论内容按上述人物分四个部分:其中因两大中心人物经历较为复杂,不能机械地套用“本我,自我,超我”的框架。本文主要依据这两位人物的成长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人格状态。第一部分分析穆斯塔法,作者发现其人格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俄狄浦斯情结(母爱的缺失和沟通的障碍导致“自恋”和爱至恨的转变),进攻性的性行为(本能的扩大化),被压抑的本能(受自我和超我的监管)和无意识(本能的复苏),最后是自我毁灭(死亡本能的驱使)。第二部分分析无名叙述者的人格发展,其分为三个部分:自我防御机制(穆斯塔法成为敌人力量),自我的两难处境,和生存本能(以爱的名义选择生存道路)。第三部分是文中的几位扁平人物,这几位人物(瓦德利斯,迈哈竹卜,阿哈穆德和罗宾逊先生)的人格结构分别反映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超我”。第四个部分是分析外部的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指出正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人物的焦虑和身份的不稳定。其中文中的重要主题“性”是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因子,性的不确定性是文明建构的重要警示。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为该小说的解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萨利赫的作品,除向读者阐述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等主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传达一种普世关怀,即,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现实困境和心灵困境的压迫下人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的人格,选择自己的道路的。他不仅关心“成为或不成为”,还有“如何成为”的问题。
【关键词】:萨利赫 《北迁季节》 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 不确定性 生存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4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4
  • 1.1 Tayeb Salih12
  • 1.2 Season of Migration to the North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314-18
  • 2.1 International Studies14-15
  • 2.2 Domestic Studies15-16
  • 2.3 New Statements in the Research16-18
  • Chapter Three Critical Approach 718-23
  • 3.1 Introduction18
  • 3.2 Psychoanalysis18
  • 3.3 Freudian Psychoanalysis18-23
  • 3.3.1 Unconsciousness19-20
  • 3.3.2 Instinct Theory20-21
  • 3.3.3 Personal Structural Theory21-23
  • Chapter Four Discussion 1223-45
  • 4.1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Mustafa23-32
  • 4.1.1 Oedipus Complex:Dissatisfaction of Id23-25
  • 4.1.2 Sexual Aggression:Id's Enlargement25-27
  • 4.1.3 Repressed Id and Its Revival through Unconsciousness27-29
  • 4.1.4 Death Instinct:Self-Destruction29-32
  • 4.2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Unnamed Narrator32-39
  • 4.2.1 Self-Defense Mechanism:Mustafa as an Enemy32-34
  • 4.2.2 The Ego in Dilemma34-36
  • 4.2.3 Life Instinct:In the Name of Love36-39
  • 4.3 Other Character's Personality Structures39-42
  • 4.3.1 Wad Rayye's Id39-40
  • 4.3.2 Mahjoub's Ego40-41
  • 4.3.3 Hajj Ahmed and Mr. Robinson's Superego41-42
  • 4.4 Uneasy Life and Retrospection of Civilization42-45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3445-49
  • Bibliography49-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艳;栗原帅晓;;《北迁季节》中话语权的争夺[J];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2 赵晋明;;一个双重边缘化的可怜人——论《北迁季节》中穆斯塔法的悲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6期

3 陶李;;欲望表征的缺失——对《北迁季节》的一种拉康式的解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4 周海玲;;从主体到身体——福柯身体理论的发生学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林丰民;阿拉伯现当代作家的后殖民创作倾向[J];国外文学;2004年02期

6 黎风;“无意识”的颠覆与重构——弗洛伊德“心理小说”理论及其批评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914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14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