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喧嚣与骚动》中“意识流”艺术表现力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7-09-26 14:31

  本文关键词:《喧嚣与骚动》中“意识流”艺术表现力的再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流 福克纳 《喧嚣与骚动》


【摘要】: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经典著作《喧嚣与骚动》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了福克纳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角度,使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附着于情节之上。福克纳将时间的不连贯与空间的跳跃性描写、多视角的叙述以及对位式的架构巧妙运用于小说的叙事中,成功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贵族家庭衰败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
【关键词】意识流 福克纳 《喧嚣与骚动》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0引言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喧嚣与骚动》与詹姆士·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巨作。《喧嚣与骚动》是福克纳花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代表了福克纳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爱英;;《喧嚣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描写[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黄勇昌;;颓败与没落的历史必然——意识流关照下的《喧嚣与骚动》[J];时代文学(上);2010年03期

3 周慧芳;;多视角下无形的意识流动——评《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叙事手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晓红;;昆丁:麦克白人生箴言的全面演绎——《喧哗与骚动》的互文性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洁;陈晓燕;;《喧哗与骚动》中的写作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3 李霞;《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司文会;;《喧哗与骚动》中“复调”意识流特征的认知阐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胡文慧;;《喧哗与骚动》中的母与女[J];长城;2011年04期

6 陈才忆;为福克纳笔下的邪恶人物杰生说几句公道话[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才忆;现代美国文学中的孤独者[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袁秀萍;艺术的创新与永恒——评析《喧哗与骚动》的叙述风格[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洪丽霁;;班吉:痴呆型叙述者的一个显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袁秀萍;樊姝妤;;《喧哗与骚动》中的《圣经》神话原型与象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振武;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5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曾军山;斯诺普斯三部曲的互文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春;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张云;The Sound and the Fury李文俊汉译认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洁;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及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福克纳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潘沛沛;现代基督的希望和拯救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青;论福克纳种族立场的模糊性[D];南京大学;2011年

4 闫美合;从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他矛盾的女性观[D];兰州大学;2011年

5 郭健;论“不可靠叙述”的审美构建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秀峰;《喧哗与骚动》悲剧的动因[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福兰;《我的名字叫红》不可靠叙事者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姜伟婧;精神的还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段怡楠;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神经症心理[D];青岛大学;2011年

10 李新庭;现代主义文学的两大杰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师蕾;《喧哗与骚动》中班吉意识流的艺术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赵晓丽 ,屈长江;《喧哗与骚动》表现手法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敏;西方意识流小说及其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岩;;20世纪英国意识流小说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局限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岩;田绪生;;探索20世纪英国意识流小说的现实主义特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孙德圆;;意识流小说技巧研究——以《变形迹》分析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5 罗薇;;析中外意识流小说特点[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袁学敏;;对意识流的主体追问[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金红;;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综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刘宝岩;;意识流作品叙事真的杂乱无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刘宝岩;;论西方意识流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J];名作欣赏;2008年16期

10 林莺;;意识流反阐释[J];河北学刊;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玉玲;;“误读”与影响的焦虑——英美意识流小说译介研究[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殷人平;龚礼青;;论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理论中的反传统性[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林达洁;;打破常规 异物重组——王蒙意识流小说语言变异谈[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冲;“老顽童”的意识流[N];文学报;2013年

2 余扬;伊塔诺·斯维沃:探寻自我意识的源流[N];文学报;2008年

3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李金坤;梳理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发展脉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曾艳兵;意识流:西方·日本·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著名作家、天津作协副主席 赵玫 (天津);美利坚夜空中辉煌的星座[N];光明日报;2012年

6 李然;教我如何不想他[N];中国文物报;2012年

7 ;文学:虚构与真实[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岩;意识流小说中的回指风格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梁梁;涂鸦图形设计中的意识流倾向[D];广西艺术学院;2013年

3 王希;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欧洲意识流小说与其改编电影的综合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

4 田欢;作为叙述手法的意识流[D];新疆大学;2003年

5 张利萍;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创作技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康琪;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文学与非文学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蜀云;开放和多元的世界——论福克纳的意识流艺术[D];浙江大学;2002年

8 陈静;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分析意识流文学翻译的连贯问题[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惠;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作品中的隐性连贯[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蒋艳;论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中的运用[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4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24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