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桃源”与“荒原”意象的文化阐释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7 17:40

  本文关键词:“桃源”与“荒原”意象的文化阐释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阐释 生态文学 集体无意识 文化母体 《荒原》 怡然自乐 菲茨杰拉德 化文 主流价值观 过滤机制


【摘要】:正"桃源"与"荒原"意象是蕴含着集体无意识感悟的中美文学原型,内化在民族灵魂深处,并被中美历代文人频频激活,因而具有了文化符号的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过滤机制下,又化为不同的外在文学语言表达及探寻文化困境解决的不同途径。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却承载着相同的文化精神及流变,并在当今全球化文
【作者单位】: 河南城建学院;
【关键词】文化阐释;生态文学;集体无意识;文化母体;《荒原》;怡然自乐;菲茨杰拉德;化文;主流价值观;过滤机制;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桃源”与“荒原”意象是蕴含着集体无意识感悟的中美文学原型,内化在民族灵魂深处,并被中美历代文人频频激活,因而具有了文化符号的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过滤机制下,又化为不同的外在文学语言表达及探寻文化困境解决的不同途径。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岩;;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范子烨;;《桃花源记》的文学密码与艺术建构[J];文学评论;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平;;论苗族作家龙宁英创作的审美人类学诗学特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艺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韦拴喜;;技、道之思——兼论美的本质问题[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孙松滨;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5 孙松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6 陈启权;;多维视角下的当代文学批评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7 李佩玲;《周易》与《文心雕龙》——从《原道》篇看《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周艳梅;;追寻理想化的自然美和人性美——《边城》与《古都》的精神契合[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9 江正云;文化视野中的网络文学[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晏云;程丽蓉;;另一种“烦恼人生”的诠释——须一瓜《淡绿色的月亮》的独特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汝东;安晓平;;试论环塔里木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之关系[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2 郑镛;;分蘖与聚合——闽南对中原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金瑞;王赛音;;论草原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核心价值[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学武;生态移民中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运作体系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全慧华;《土地》的审美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9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祝自敏;乡村景观文化表现与传承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曾冬;地域化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李鑫纳;大众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清清;初中语文新课改与文言文教学[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玫;从灶神之妻到无忧女神:《灶神之妻》主人公薇莉的成长之路[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任怡;池莉笔下女性形象的多样性[D];兰州大学;2011年

9 桂晓英;文学叙事中的嘎达梅林[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林芸吉;教育与联结[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长林;;桃源在武陵,深处是铜仁——关于“桃花源”原型新说[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朱子彦;王光乾;;曹魏代汉后的正统化运作——兼论汉魏禅代对蜀汉立国和三分归晋的影响[J];中国史研究;2011年01期

3 刘成纪;西方现代荒原精神流变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清;叙事差异、女性话题及其他──对《大宅门》的文化阐释[J];中国电视;2001年08期

2 翟淑英;“女”族字及“女”族词语的文化阐释[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周永刚,史晓婧;关于后历史剧的文化阐释[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吕方;;道的文化阐释[J];学海;1991年06期

5 申小龙;;中国语法学的古典形态及其文化阐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6 朋明;构想·整合·逾越──评张孝评主编的《诗的文化阐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梅琼林;古代楚辞文化阐释的二元性倾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王群英;西部诗歌的文化阐释[J];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9 宁莉莉;王传明;;文化阐释与比较法在女性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体用一原与文化阐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2 范玉刚;;文艺学范式的重构及其文化阐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陈建中;;比较研究新境界——评《诗经的文化阐释》[A];东方丛刊(1996年第4辑 总第十八辑)[C];1996年

4 陈向春;;中国古小说猴的文化阐释[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5 ;新书览要(20种)[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洪兆惠;面对文化阐释的尴尬[N];辽宁日报;2007年

2 李庆本;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圣华;让世界读懂中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李庆本;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学理依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陈跃红 ;颁奖词的跨文化阐释[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 博士生导师 廖小平;诚信的文化阐释[N];光明日报;2012年

7 乐黛云;建立多样性的“对视”[N];文艺报;2012年

8 喻守国;经典的另一种读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胡连利;变文之“变”的文化阐释[N];人民政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欣;论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文学;淑周楚之丰烈——扬雄作品的文化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悦生;论文化阐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陈燕;林纾翻译的文化阐释[D];苏州大学;2002年

3 魏维;“圆”和“圆”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滢;街头、街民与“秀时代”:《生活秀》多重文本的文化阐释[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杨裕曦;地铁空间及其影视意象的文化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艾文娟;美学范畴“品”和“品”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博文;央视传统节日晚会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郑洁;竹词语及其修辞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方玲玲;论“媚俗”及其文学体现[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帅;民族地区展示空间设计的文化阐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1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1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