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逃避、迷茫——《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间之狱主题
本文关键词:羁绊、逃避、迷茫——《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间之狱主题
【摘要】:时间之狱是俄罗斯小说家纳博科夫提出的艺术创作理念。在纳氏看来,所谓"时间",并非精确到秒的计量单位,而是绵延不断的心理体验,主人公无法回到过去,也不能直面未来,囚禁于时间之监狱不能自拔。无独有偶,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与之遥相呼应,以一种独特而隐晦的方式对该理论进行了再次阐释。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盖茨比、黛西和尼克在时间之狱中的命运,阐明小说悲剧性的根源——挣脱时间之狱努力的破产。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时间之狱 纳博科夫 《了不起的盖茨比》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时间之狱理论时间之狱理论是纳博科夫最重要的文艺创作思想之一。在纳氏看来,人类所理解的时间分为两种:“应用时间”和“纯粹时间”。所谓“应用时间”,指能够用钟表、日历来测量的物理时间;而所谓“纯粹时间”,指绵延不断的意识流。纳氏所最为强调的正是后者。“我们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静娟;;《绝望》与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琼;;谁说“虚构”不是“真”?——浅析纳博科夫的“虚构真实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王东;;《洛丽塔》的后现代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余地;;纳博科夫与《洛丽塔》[J];边疆文学;2008年05期
5 邵立志;;王琦瑶的悲剧之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兰守亭;;《包法利夫人》中马的象征解读[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李卉;小说的视角[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林莎萍;;论纳博科夫的细节观[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周红莉;;写作教改:从问题出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10 张婷;;纳博科夫的蝴蝶式思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2年
3 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D];苏州大学;2006年
7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有顺;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武铃;;“捕捉”纳博科夫[J];世界博览;2010年11期
2 钱伟发;;纳博科夫的蝴蝶梦[J];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03期
3 王卫东;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J];国外文学;2001年01期
4 张鹤;寻找—幻灭—超越——纳博科夫小说主题探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黄铁池,赵槟;囚禁与抗争——试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储诚意;弗·纳博科夫[J];俄语学习;2003年02期
7 王麟;作家该不该有妻子[J];世界文化;2003年01期
8 亚·杰尼索娃;粟周熊;;纳博科夫的妻子薇拉[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2期
9 肖谊;论纳博科夫的现实与小说的自我意识[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马凌;谈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甜甜;;《阿妲或热情:一个家族的编年史》纳博科夫的时间哲学下的叙事特点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韦华;;元小说叙事——解读纳博科夫的一个视角[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松仪;纳博科夫 在真实与虚妄之间[N];光明日报;2014年
2 撰文 张sリ,
本文编号:931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