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晚年样式集》:权威的消解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7-09-27 20:19

  本文关键词:《晚年样式集》:权威的消解与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 《晚年样式集》 权威 消解 重建


【摘要】:大江健三郎的《晚年样式集》,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电站泄露事故背景下,将作者自己化身为小说主人公"我"融入其中,通过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复数发话者对"我"近40年来创作的批判,回顾了自己始终反战反核的人生历程。同时,作品结合日本战后民主精神在以天皇制为象征的家长制和政府右倾化政策摧残下逐渐失落的残酷社会现实,坚定了"我"坚守"不战"和"民主"的"战后精神",以自己的抗争消解包括家长制和右倾化政府在内的各种权威,并希冀重建新的家庭关系和政治体制等权威的信念。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晚年样式集》 权威 消解 重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琉球歧视问题研究”【项目批号:14BWW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继2009年发表《水死》后,时隔4年,于2013年发表了又一长篇巨著《晚年样式集》。该作品既是大江进入21世纪后所从事的“晚年的工作”的延续,也是在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引起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刺激下完 成的。在完成这部作品后,大江自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福金:大江健三郎[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2 ;大江健三郎应邀来访[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3 张国仁;“痛苦”的燃烧与升华——浅析大江健三郎作品的精神内涵[J];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04期

4 王新新;中国之于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1960年访华研究[J];文艺争鸣;2001年05期

5 朱鸿;大江健三郎的启示[J];小说评论;2001年01期

6 蓝佳;;大江健三郎的新作《被替换的孩子》[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3期

7 胡志明;“包含着分歧的重复”──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看大江健三郎小说方法的文化内涵[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8 许延;文学要寻求光明——大江健三郎小说探魅[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许金龙;;大江健三郎简略年谱(一)[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5期

10 许金龙;;一部拷问灵魂的力作——评大江健三郎新作《空翻》[J];出版广角;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志明;郭丽萍;;大江健三郎与其初期作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陶友公;;大江健三郎作“二百年の子供”とファンタジ0琜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4年刊[C];2014年

3 魏善洁;;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于进江;;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活动轨迹探源——《奇妙的工作》问世为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麦永雄;;燃烧的绿树:大江健三郎思想特质论[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6 肖們;;永远的家园 永远的乌托邦——张炜与大江健三郎的精神世界[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7 陈亮;;在暧昧的临沂——邰筐诗歌散论[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日报记者  肖姗;大江健三郎:要把我感受的震撼记录下来[N];南京日报;2006年

2 李杰;中国作家听懂大江健三郎了吗?[N];北京日报;2000年

3 王新新;接触大江健三郎一家[N];光明日报;2000年

4 世文;大江健三郎第五次访问中国[N];文艺报;2006年

5 吴晶、张舵;大江健三郎:良知让他“很沉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吴晶;“创造一个明亮、体现人尊严的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实习生 刘亚文;大江健三郎新作借力吸引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陈喜儒;走近大江健三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戴铮;大江健三郎奖相中新锐剧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恶小说”获大江健三郎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新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3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韩静;大江健三郎的晚年风格:重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徐e,

本文编号:931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1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