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
本文关键词:《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
【摘要】:奥斯特在小说《幽灵》中通过具体描写侦探布鲁对布莱克的监视过程,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了西方近现代哲学关于自我与他者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自我的绝对主体地位与他者的缺席、自我的相对主体地位与他者的浮现、自我主体地位的萎缩与他者的扩张,并指出当自我无法认知、无法同化他者时,便会诉诸暴力;自我对他者的谋杀是西方主体哲学发展的必然。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奥斯特 《幽灵》 自我 他者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12YJC752018)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13CWW017)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自我与他者在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上呈现出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轨迹。笛卡尔将自我置于认识论的起点,从而确立了自我先验的、绝对的主体地位,他者被自我所消融,成为被动的认知客体。胡塞尔的现象学着重研究主客体间的关系,这时作为认识客体的他者逐渐显现出来,胡塞尔认为他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小卫;;阿斯图里亚斯文学奖得主保罗·奥斯特[J];外国文学动态;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方方;;保罗·奥斯特《巨兽》初探[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年01期
2 李金云;;《幽灵》中的自我与他者[J];外国文学;2015年04期
3 王海波;;后现代的反战呐喊:保罗·奥斯特小说《黑暗中的人》读解[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鲁霞;;论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作品中的巧合[J];长城;2014年02期
5 管秀梅;;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以《玻璃城》和《密室中的旅行者》为例[J];唐山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张沛;;保罗·奥斯特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1期
7 李金云;;论保罗·奥斯特《神谕之夜》的元小说叙事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游南醇;;身份的迷失与探寻——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的身份主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小卫;;凝视中的自我与他者——保罗·奥斯特小说《纽约三部曲》主体性问题探微[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2 游南醇;;身份的迷失与探寻——保罗·奥斯特《纽约三部曲》的身份主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游南醇;;作家的自我与写作——评保罗·奥斯特《密室中的旅行》[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4 黄夏;;保罗·奥斯特的叙事迷宫[J];出版广角;2011年09期
5 张沛;;保罗·奥斯特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1期
6 郭萌;;偶然 空间 存在——解析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J];名作欣赏;2012年27期
7 张虎;;语言,身份与存在——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三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8 高莉敏;;论保罗·奥斯特创作的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李琼;;《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创造了什么?——论奥斯特小说的若干重要主题和基本叙事模式[J];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10 黄亚萍;;奥斯特的预想与电磁效应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鑫;;奥斯特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卡尔·I.奥斯特如姆,86岁 为穷人供应食物[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伦;保罗·奥斯特 低沉时写喜剧[N];东方早报;2008年
2 肖西提供;潘奥斯特有望实现铜精矿产量目标[N];中国黄金报;2009年
3 高莉敏;末世之城所承载的历史记忆[N];文艺报;2010年
4 李彦东;保罗·奥斯特:与笔记本有关的孤独[N];华夏时报;2010年
5 报道员 赵兢;奥斯特罗姆:从来都没想过得诺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奥斯特罗姆:公共资源管理的最优配置[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特约评论员 常江;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的曾经与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于也;未曾被遗忘的欧玲[N];中国经营报;2012年
9 王钟强;法国“阿塔”出自德国人之手[N];中国航空报;2011年
10 洛文;美媒:中国发展不能步美国后尘[N];国防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鹃;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韦薇;保罗·奥斯特创作中的不确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岳莹;试论保罗·奥斯特小说《幻影书》的后现代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大鹏;重构自我—作为创伤叙事的《幻影书》[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周重阳;保罗·奥斯特《布鲁克林荒唐事》中的困境与救赎[D];河南大学;2015年
6 钟美婷;诺斯替主义与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罪恶观[D];西南大学;2016年
7 周方方;[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黎丽;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追寻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文丽;保罗·奥斯特小说自我身份书写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10 姜奇妙;隐形的图像—保罗·奥斯特的小说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