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看”的回响:——《骑马出走的女人》中的殖民话语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28 05:31

  本文关键词:“看”的回响:——《骑马出走的女人》中的殖民话语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他者 视觉再现 思维模式 殖民话语


【摘要】:D.H.劳伦斯《骑马出走的女人》以游记形式讲述了一个白人女性到印第安部落探险的经历。由于小说涉及印第安人及其文化展现,多数评论将焦点集中在劳伦斯对他者的态度上,但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对作品的解读充满歧义。本文尝试从小说的视觉呈现切入,梳理劳伦斯对他者的构建过程,说明小说依然归属于霸权文化的殖民话语。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他者 视觉再现 思维模式 殖民话语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D.H.劳伦斯于1幻2至1925年间游历美洲,其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散文和小说作品,被誉为“英美文学界以墨西哥为创作背景的最重要的作家”《骑马出走的女人》便是其中被广为讨论的一篇短篇小说。不过,评论界对该作的内容有两种不同乃至相互冲突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小说的创作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耿纪朋;;宗教信仰中“内神”、“外神”的系统化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露露;刘冰;;论汉画中胡人图像体现的胡汉关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陶玉坤;;匈奴社会生活综论[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10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邬峰高;符{撐淖中伪溲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霞;;劳伦斯《羽蛇》中的反殖民话语[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孙果;许展;;论《黑暗的心脏》对殖民话语的超越[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3 许立捷;张军红;;析《四签名》中的殖民话语(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7期

4 岳峰;;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殖民话语[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5 马岢原;;《四签名》中的殖民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赵纪萍;;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重读《野草在歌唱》[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毕凤珊;析《黑暗之心》中的殖民话语[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王岩;杨德昌;;解析《黑暗之心》中的殖民话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赵纪萍;;反殖民书写与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重读《野草在歌唱》[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10 许文荣;挪用“他者”的言说策略——从殖民话语到后殖民话语的马华文学[J];华文文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德学;;近代日人在华中文报刊的殖民话语与他者叙事——以《盛京时报》、《泰东日报》的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曾宪;;面子是“东方学”的虚构吗?[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瓮燕;杂合与身份[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金光玉;朱耀燮小说中的庶民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4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34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