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最蓝的眼睛》中母爱的失落与扭曲

发布时间:2017-10-01 23:19

  本文关键词:《最蓝的眼睛》中母爱的失落与扭曲


  更多相关文章: 《最蓝的眼睛》 母爱 失落 扭曲


【摘要】: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母亲波莉深受种族主义霸权文化影响,被美国主流价值观和白人文化彻底内在化,迷失了心灵和身份。女儿佩科拉自小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母亲的厌恶,一直幻想有双蓝色的眼睛,渴望母爱。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抛弃下,最后变得疯癫。失落和扭曲的母爱无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母爱 失落 扭曲
【基金】:2013年安徽省级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美国族裔小说创伤叙事研究(SQRW057ZD)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托尼·莫里森是目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主题鲜明,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般的表达。1970~2008年,她共发表了9部长篇小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影响深远,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激起了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的研究热情。大多数文学评论都从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中芹;;悲剧之美——析《秀拉》中的悲剧人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2 周娜;;《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母亲形象之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邱亚芳;万涛;;托尼·莫里森作品的精神生态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宋健衡;吴燕;钱婧;;《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曹小菁;蒋天平;;以莫里森隐喻论证隐喻语义的个体性兼重置隐喻的语义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6 段军霞;;《最蓝的眼睛》的神话原型批判[J];长城;2010年02期

7 王雅娴;;《最蓝的眼睛》中的荒谬存在与自我追寻[J];长城;2012年06期

8 贾丽婷;;《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黑人女性意识对比[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孙艳芳;;修辞意象到价值取向的嬗变——《最蓝的眼睛》的修辞艺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10 郭晖;;论《最蓝的眼睛》中“蓝眼睛”对黑人心灵的异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佳雨;;从被毁的梦到梦的毁灭者——《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性扭曲探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荆兴梅;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马粉英;托妮·莫里森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姚佩芝;多元文化语境下托尼·莫里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芮萱;盲从·反叛·回归[D];江南大学;2010年

2 常姣;重构黑人主体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丽霞;迷失 抗争 引导[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莫色木加;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胡艺丹;“双重意识”下的身份危机[D];江南大学;2011年

6 黄娜;“有声音的作品”—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佳;《秀拉》中女性叙事策略及其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经纬;论美国黑人族群的身份认同[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鲁德明;《最蓝的眼睛》的空间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姚春美;少数族的身份突围与文化探寻[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愿荣;;浅议《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J];青年文学家;2014年18期



本文编号:95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5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