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浅析《源氏物语》中的日本文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3 22:12

  本文关键词:浅析《源氏物语》中的日本文化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源氏物语》 审美 物哀 和歌 现实主义 文化特征


【摘要】:《源氏物语》这部日本文学经典不仅体现了平安王朝的社会风貌,更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本文试图通过该作品的审美特点以及现实主义特性来解读日本文化,以期更好的了解日本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 武汉工商学院;
【关键词】《源氏物语》 审美 物哀 和歌 现实主义 文化特征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1前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种文化滋养并且维系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而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一种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晶,也一个民族最深刻的记忆,同时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印证。日本文化特质中虽然没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却淡然雅致,细腻传神,这些特性在他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哲俊;《源氏物语》的诗化悲剧体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邵永华;;《源氏物语》与平安文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姚继中;《源氏物语》和歌艺术风格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王彦彦;“和魂汉才”——《源氏物语》对汉文化的吸收[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左晶;试从紫姬形象看紫式部的理想女性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杨悦;周新平;;论服装色彩在《源氏物语》中的特点和作用——以《赛画》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刘琳;宋冠纯;杨香香;;感悟“物哀”之美[J];长城;2009年08期

5 任美衡;;民族书写视角的《秦腔》与《百年孤独》[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6 蔡荷;;香艳面纱下的“真我”——解读千年『源氏物语』[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冯金江;;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文化解读——以物哀为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8期

8 章小叶;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S1期

9 何熠楠;胡志伟;王玄理;;浅谈《源氏物语》在后世的传播情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琦珂;曹幸穗;;中日韩三国“风水”文化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3 富天娇;朝鲜审美情感“恨”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4 王金旋;尺八:中日文化语境中的历史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可妍;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贾宝玉、光源氏“泛爱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然;浅析日本文化中的“哀”因素[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丽红;永井荷风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石;;一水萦流处处通 读《日本古代随笔选》[J];读书;1989年Z1期

2 叶渭渠;日本吸收外来文学的模式[J];外国文学;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贤淑;;哀物论:不可忽略的真诚——以《源氏物语》为例[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2 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邵永华;;《源氏物语》与平安文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蕊;;浅谈《源氏物语》中浮舟的悲剧命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林文月;;千载难逢竟逢——《源氏物语》千年纪大会追忆[J];书城;2009年06期

6 何熠楠;胡志伟;王玄理;;浅谈《源氏物语》在后世的传播情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杨芳;;《源氏物语》英译本特点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杨芳;;《源氏物语》主要英译本及翻译特色[J];日本研究;2010年02期

9 王玲;;死亡在《源氏物语》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源氏身边的女性死亡为视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10 王玲;;试析《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志虹;;日本古代文献中的“なさけ”——《源氏物语》之前的用例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继中;;于破灭中寻觅自我——《源氏物语》主题思想论[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3 姚继中;;《源氏物语》与唐代变文、传奇之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4 叶舒宪;李继凯;;光·恋母·女性化——《源氏物语》的文化原型与艺术风格[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5 赵连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铮;《源氏物语》将迎千岁华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12位学者联手译现代改编版《源氏物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钱铮邋刘赞;石山寺踏访《源氏物语》,魅力千年探缘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特约记者 戴铮;《源氏物语》一千岁,几代大师深受其惠[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戴铮;千年的源氏 千年的物哀[N];东方早报;2008年

6 记者 陈熙涵;《新源氏物语》中译本推出[N];文汇报;2008年

7 邸永君;人民币图案的选择思路应有所更张[N];北京日报;2006年

8 竺家荣;《天上红莲》:超越千古的人间情爱物语[N];文艺报;2012年

9 张晖;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昴——古字“新”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4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7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8 李曼;《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9 杨乐;《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6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66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