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追寻心灵的自由——解读《机缘》《匆匆》《沉寂》的二元对立

发布时间:2017-10-06 03:13

  本文关键词:追寻心灵的自由——解读《机缘》《匆匆》《沉寂》的二元对立


  更多相关文章: 艾丽斯·门罗 《机缘》 《匆匆》 《沉寂》 二元对立


【摘要】:二元对立既是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中的重要批评手段,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已然成为文学批评领域不可小觑的研究方法。文章从情感与理智、逃离与回归、束缚与自由三组二元对立来探讨艾丽斯·门罗《逃离》中相关联的三篇短篇小说——《机缘》《匆匆》《沉寂》,深入剖析其结构,进一步体会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艾丽斯·门罗 《机缘》 《匆匆》 《沉寂》 二元对立
【分类号】:I711.074
【正文快照】: 结构主义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最基本的结构概念。通常认为索绪尔是结构主义之父,他在1906年至1911年间发展了结构语言学,之后,列维·斯特劳斯等发展了二元对立。格雷马斯在总结了诸多结构主义者的叙事理论后,构建了著名的符号学方形语义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凌滢;;冲突的张力——《红字》的二元对立叙事[J];国外文学;2010年04期

2 冯季庆;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3期

3 方汉泉;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7期

4 张良林;;颠倒的二元对立——解析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葛特露的反驳》[J];国外文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利;;海明威《我的老爹》的文本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毕青;;从格雷马斯叙事学视角解读《三次奇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潘广琴;;《印第安营地》的结构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4 刘万阳;;二元对立原则与《红色的勇敢勋章》的人物塑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5 冯涛;;结构主义视角下全新解读《麦琪的礼物》[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龚茂莉;;《大地》中“土地”象征的二元对立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曾胜;;仪式思维与反结构隐喻——近期中国先锋电影的话语嬗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方丽;王璐;;《追风筝的人》中三大意象间的二元对立模式[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史丽娜;原一川;钟维;;《长腿叔叔》中乔若莎性格的二元对立[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10 尹金芳;陈祝华;;《洛丽塔》的符号学意义[J];电影文学;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华;俄语句义层次的语言符号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郑礼琼;从叙述形态论近代主体的建构与他者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徐海娜;影像中的政治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张永禄;现代小说类型批评实践检视与类型学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6 车海锋;朝鲜民族与满—通古斯诸民族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母题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7 陈雪;批判、焦虑、探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赵丽娟;罗伯特·骚塞史诗中的二元对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王丹;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婧;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欣;论《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二元对立[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战晓微;论《哈里·波特》中的二元对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皮文立;从幻想到冥思[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晓梅;现代性视野中的许地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蔚;“红颜薄命”的话语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龚茂莉;绵延的生命线[D];云南大学;2010年

8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霍金;社会面具下的双重生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石莹;运用“二元对立”原则解读《大师与玛格丽特》[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俊;韩媛媛;;论女性话语权的丧失与复得——解析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葛特露的反驳》[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2 余娟;;戏仿经典:简析短篇小说《葛特露的反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冯季庆;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3期

4 ;索尔·贝娄与二项对立[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02期

5 张s,

本文编号:980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80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