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觉主体性及其压抑假说
发布时间:2017-10-06 14:32
本文关键词:女性视觉主体性及其压抑假说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体 客体化 视觉主体性 压抑假说 自我建构
【摘要】:女性作为视觉中的客体已成为一种刻板形象。文化研究和女性主义学者普遍相信女性在视觉关系中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并呼吁对抗凝视的任务。本文则认为女性的视觉主体性一直存在。通过对奥维德《变形记》记载的克吕提厄的故事,以及文学文本《马丁·伊登》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解读可得出,女性的主体性表现为自我建构、权力差异以及观者欲望这三个方面。以米歇尔·福柯的"压抑假说"为理论依据,作者认为,父权社会意识形态的长期影响和压抑假说话语的传播致使女性没有意识到自身在视觉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客体化 视觉主体性 压抑假说 自我建构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视觉在主体建构、权力运作以及欲望表达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视觉作为纯粹感知,使主体与外界保持分离便能获得联系,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主要来源。因此视觉在哲学上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由于视觉的显要地位,出现了大批关于视觉的隐喻,形成视觉中心主义。围绕视觉中心主义,视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成,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武星亮;哲学应高扬人的主体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7期
3 程国蓉;;主体性的困惑——对现代社会中主体性探讨[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胜刚;;对一个概念的复活——主体性再阐释[J];南方文坛;2009年03期
5 陈q,
本文编号:98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8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