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第一人称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06 18:01

  本文关键词: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第一人称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第一人称


【摘要】:分析了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动、可信。研究了通过第一人称,海明威表达了亨利对战争和爱情态度的改变,认为该叙事手法对小说的故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彰显主题。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第一人称
【基金】: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一般课题(WYYB014108)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1]。《永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瑞香;桑提亚哥的生命与价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刘爽;谈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李昂;;《永别了,武器》体现的是宿命论[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齐林意;;《太阳照常升起》中所体现出来的小团体价值观——探讨造成科恩局外人身份的根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朱珩;赵谦;;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悲剧人物圣地亚哥(英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年05期

3 胡娜;;审视《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人生哲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6期

4 湛江;;论海明威作品的悲剧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0期

5 韩正;王晋华;;评《永别了,武器》的语言运用——从“我”到“你”或到“我们”的人称转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6 孙超;;《老人与海》中的悲剧性以及象征意蕴[J];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7 董莉萍;;浅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青年文学家;2010年14期

8 李昂;;《永别了,武器》体现的是宿命论[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昂;;《永别了,武器》体现的是宿命论[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刘斌;;浅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3 袁行;;《永别了,武器》中的《圣经》情结[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龙奇玉;;从《永别了,武器》看战争的悲剧[J];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5 马礼霞;;《永别了,武器》中的荒诞意识[J];文学教育(上);2010年11期

6 王安nI;;《永别了,武器》的现代阐释[J];文学教育(下);2011年04期

7 王洪强;;《永别了,武器》中的“别武”三部曲[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2期

8 李树欣;;“家园无觅处”:《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彭雅英;;《永别了,武器》两译本的审美比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马真虎;;论《永别了,武器》的警世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艳;从功能语法角度研究《永别了,武器》[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许彩敏;《永别了,武器》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重庆大学;2010年

3 石萍萍;无以逃脱的生死骗局[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双丽;被缚者的艰辛历程[D];吉林大学;2008年

5 钱仕盈;身体的压抑与反抗[D];西南大学;2008年

6 钟永丹;《永别了,武器》中的存在主义倾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宏志;从《永别了,,武器》中读海明威的艺术风格[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影;论《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心路历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黄芳;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海明威的生态女性意识[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俐;论《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存在主义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8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