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鸭瘟及其防治
本文关键词:浅谈鸭瘟及其防治
【摘要】:鸡、鸭、鹅等家禽是自古以来人类餐桌上十分常见的肉类菜肴,尤其在待客时更是必不可少。近年来,饲养家禽的人越来越多,但鸭瘟这一禽类传染病却不断威胁着禽类生物的健康。因此,饲养者应注重对鸭瘟的预防,加强对禽类的免疫接种,并在病发后予以妥善处理,以保障家禽的安全和个人的财产安全。综述了鸭瘟及其防治。
【作者单位】: 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动物卫生监督所;
【分类号】:S858.32
【正文快照】: 病毒(DPV)属于禽类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危害性极强的球状带囊膜性病毒[1]。因该禽类疾病的致死率极高严重危害着各禽类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为人类饲养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本文对鸭瘟进行了简单概述,并提出几点防治建议仅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鸭瘟概述 医学界将常见于种鸭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贺芳,刘自皖,刘家秀;鸭瘟的症状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2000年09期
2 蔡明法,周承永,胡仕福,陈开生,张光良,鲁生军,王旭东;鸭瘟流行的新特征和防治对策[J];浙江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3 王耐娟,吴春金;鸭瘟的防治[J];浙江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4 孙耀华,杨秀英;鹅鸭瘟病及防治措施[J];广东饲料;2000年02期
5 春钗;兔血治鸭瘟有特效[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10期
6 潘学斌,苏观阳,胡志萍,陈志远;鹅暴发鸭瘟病的诊疗报告[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18期
7 薛志成;鸭瘟的防治措施[J];致富之友;2000年05期
8 东晓;小鹅发生鸭瘟的防制体会[J];中国家禽;2001年01期
9 黄秀清,陈震;一起鸭瘟的诊制[J];中国家禽;2001年01期
10 陈茂春;兔血治鸭瘟有特效[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程安春;汪铭书;杨梅;段坤;;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高密度发酵及免疫鸭抗鸭瘟强毒人工感染的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辛延军;;鸭瘟的初步诊断及防治技术措施[A];2009中国肉鸭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辛延军;;鸭瘟的初步诊断及防治措施[A];2007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7年
4 周雪;程安春;汪铭书;杨梅;段坤;;肌肉注射不同剂量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免疫鸭抗鸭瘟强毒人工感染的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程志萍;程安春;汪铭书;陈斌;刘闯;段坤;周雪;陈孝跃;;鸭瘟弱毒疫苗诱导免疫鸭细胞和体液作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程志萍;程安春;汪铭书;陈斌;刘闯;段坤;周雪;陈孝跃;;鸭瘟弱毒疫苗诱导免疫鸭细胞和体液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周雪;程安春;汪铭书;杨梅;段坤;;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免疫鸭抗鸭瘟强毒人工感染的实验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程安春;汪铭书;刘菲;宋涌;袁桂萍;韩晓英;徐超;廖永洪;;鸭瘟弱毒Cha株不同途径免疫雏鸭在体内分布和排泄规律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齐雪峰;程安春;汪铭书;杨晓燕;陈孝跃;;鸭瘟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姜甜甜;张大丙;;鸭瘟强毒与疫苗毒的囊膜糖蛋白序列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丽;鸭瘟[N];河南科技报;2004年
2 陈贵善;鹅的鸭瘟病诊断及防治[N];中国特产报;2006年
3 明明;巧治鸭瘟良方五则[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安国市农牧局 王莉;鸭瘟的诊断与防治[N];河北科技报;2006年
5 广东 谢思湘;巧治鸭瘟五良方[N];吉林农村报;2007年
6 ;怎样治疗鸭瘟[N];吉林农村报;2007年
7 老贵;鸭瘟病的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7年
8 赵洪森;鸭子喂蜂蜜防瘟多产蛋[N];山西科技报;2000年
9 王笃兰;秋季如何防鸭瘟[N];菏泽日报;2005年
10 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王春强;谨防鸭瘟[N];河北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桂萍;鸭瘟强毒在实验感染鸭体内的致病与复制特征及dUTPase基因发现和初步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2 齐雪峰;鸭瘟强、弱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及免疫应答[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3 杨晓燕;家鸭人工感染鸭瘟强毒株的动态分布、黏膜免疫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桂霞;“新型鸭瘟”流行病学及病原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2 周雪;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高密度发酵及免疫鸭抗鸭瘟强毒人工感染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3 郑福英;间接ELISA检测新型鸭瘟抗体和IFA检测新型鸭瘟病毒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4 宋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及鸭瘟弱毒CHa株在雏鸭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5 徐洋;基于鸭瘟TK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文晶亮;鸭瘟强毒株和弱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动态分析研究[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4年
7 许媛媛;鸭瘟的动态病理学研究和鸭CD4的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程志萍;鸭IFN-α真核表达质粒对鸭瘟弱毒疫苗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段坤;鸭α-干扰素核酸疫苗在鸭体内的动态分布及表达产物抗鸭瘟强毒效果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招丽婵;鸭瘟强毒dUTPas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在病毒感染宿主亚细胞定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4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27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