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3:04

  本文关键词: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鸡大肠杆菌病是影响禽业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能够引起不同品系、不同日龄鸡多种组织脏器发生炎症反应,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用于海兰褐雏鸡、AA+肉雏鸡以及成年产蛋母鸡,分析炎症反应相关基因akirin2、PPARγ、NYGGF4以及mi RNA的表达特性,为深入理解炎症反应分子机制和分子诊断标记物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为深入研究雏鸡炎症反应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和调控关系,本实验分别以AA+肉仔鸡和海兰褐蛋雏鸡为研究对象,采用LPS腹腔接种雏鸡,72h后收集血液、肝脏、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组织,利用RT-PCR定量分析炎症相关基因akirin2、PPARγ和几种mi RNA的转录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LPS接种的肉仔鸡中,akirin2和PPARγ基因在肝脏和法氏囊中均显著下调(P0.01);在LPS接种的海兰褐雏鸡中,akirin2基因在胸腺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PPARγ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均差异不显著;此外,mi R-146a(P0.05)、mi R-21(P0.01)和mi R-155(P0.01)在LPS接种的2个品系雏鸡肝脏中表达均显著下调。雏鸡接种LPS后,在红细胞中,海兰褐雏鸡的mi R-155、mi R-146a、mi R-181a和mi R-21的表达活性均降低,而AA+肉鸡却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在白细胞中,mi R-155和mi R-21表达均上调,其中,mi R-146a和mi R-181a在海兰褐鸡中均显著下调(P0.05),但在AA+肉鸡中均显著上调(P0.05)。在血浆中,2个品系雏鸡的mi R-146a和mi R-181a表达活性均显著下调(P0.05)。为深入研究鸡NYGGF4基因的功能,首先对四个品系鸡的NYGGF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最后验证该基因是否与炎症反应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品系鸡NYGGF4基因编码区内存在8个SNP位点。14日龄海兰褐雏鸡NYGGF4基因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AA+肉鸡的肺和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中两个品系鸡都具有相似的表达特性。在炎症反应中,NYGGF4基因在海兰褐鸡和AA+肉鸡的肝脏和法氏囊中的表达活性表现出相反的变化。为深入研究成鸡输卵管炎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LPS制备海兰褐成年母鸡泄殖腔上行性感染急性炎症反应模型,并定量分析炎性组织相关基因的转录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母鸡akirin2基因在输卵管各区段均高表达,而PPARγ基因仅在阴道和卵巢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活性。炎症反应中,akirin2基因在子宫、直肠和盲肠扁桃体中转录活性均显著上调,PPARγ基因仅在子宫中转录活性显著上调(P0.01),而在直肠(P0.01)和盲肠扁桃体中转录活性下调。本研究表明,akirin2、PPARγ和NYGGF4基因是影响炎症反应的重要调控基因,研究这些基因在炎症反应中的表达与调控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炎症反应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某些mi RNAs在炎症反应中的体液循环中变化显著,可能成为炎症诊断分子标记物的重要靶基因之一。
【关键词】: 炎症反应 akirin2 PPARγ mi RNA NYGGF4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8.31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3-14
  • 1.1.1 LPS与炎症反应13-14
  • 1.1.2 LPS与禽业生产14
  • 1.2 Akirin2基因的研究进展14-15
  • 1.2.1 Akirin基因简介14
  • 1.2.2 Akirin2基因在免疫与炎症中的作用14-15
  • 1.3 PPARγ 基因研究进展15-16
  • 1.3.1 PPARγ 基因简介15-16
  • 1.3.2 PPARγ 基因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16
  • 1.4 NYGGF4基因研究进展16-17
  • 1.4.1 NYGGF4基因的发现及命名16-17
  • 1.4.2 NYGGF4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功能17
  • 1.5 microRNA的研究进展17-23
  • 1.5.1 microRNA简介17-18
  • 1.5.2 miRNA的生物学功能18
  • 1.5.3 miRNA与免疫18
  • 1.5.4 miR-155研究进展18-19
  • 1.5.5 miR-146a研究进展19-21
  • 1.5.6 miR-21研究进展21-22
  • 1.5.7 miR-181a研究进展22-23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3-25
  • 第2章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25-38
  • 2.1 实验材料25-27
  • 2.1.1 实验动物25
  • 2.1.2 大肠杆菌LPS25
  • 2.1.3 引物25-26
  • 2.1.4 试剂26
  • 2.1.5 主要仪器设备26-27
  • 2.2 试验方法27-30
  • 2.2.1 雏鸡免疫27
  • 2.2.2 总RNA的提取27
  • 2.2.3 cDNA的合成27-28
  • 2.2.4 PCR扩增目的基因28-30
  • 2.2.5 PCR产物电泳30
  • 2.2.6 统计分析30
  • 2.3 实验结果30-35
  • 2.3.1 临床症状30-31
  • 2.3.2 总RNA提取结果31
  • 2.3.3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akirin2和PPARγ 基因的表达分析31-35
  • 2.4 讨论35-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血液相关miRNA的表达调控研究38-48
  • 3.1 实验材料38
  • 3.1.1 实验动物38
  • 3.1.2 引物38
  • 3.2 实验方法38-41
  • 3.2.1 鸡血分离38-39
  • 3.2.2 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39
  • 3.2.3 总RNA的提取39
  • 3.2.4 RT-PCR39-41
  • 3.2.5 PCR产物电泳41
  • 3.2.6 统计分析41
  • 3.3 实验结果41-45
  • 3.3.1 血细胞计数分析41
  • 3.3.2 LPS诱导相关miRNA的表达分析41-45
  • 3.4 讨论45-47
  • 3.4.1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红细胞中miRNA的表达活性分析45-46
  • 3.4.2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白细胞中miRNA的表达活性分析46
  • 3.4.3 LPS诱导不同品系雏鸡血浆中miRNA的表达活性分析46-47
  • 3.5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不同品系鸡NYGGF4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48-67
  • 4.1 实验材料48-49
  • 4.1.1 实验动物48
  • 4.1.2 质粒与菌种48
  • 4.1.3 酶和生化试剂48-49
  • 4.1.4 引物49
  • 4.2 实验方法49-53
  • 4.2.1 T-A克隆49-52
  •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52-53
  • 4.2.3 半定量RT-PCR组织表达谱分析53
  • 4.2.4 炎症和免疫反应模型的组织表达谱分析53
  • 4.3 实验结果53-64
  • 4.3.1 AA+肉仔鸡和三黄鸡NYGGF4基因的克隆53-57
  • 4.3.2 生物信息学分析57-61
  • 4.3.3 不同品系鸡NYGGF4基因表达谱分析61-63
  • 4.3.4 炎症反应模型中各组织NYGGF4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63-64
  • 4.4 讨论64-66
  • 4.4.1 不同品系鸡NYGGF4基因编码序列的比较64-65
  • 4.4.2 不同品系鸡NYGGF4二级结构预测及差异比较65
  • 4.4.3 不同品系鸡NYGGF4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65-66
  • 4.4.4 LPS炎症模型中NYGGF4基因的表达分析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5章 鸡输卵管与大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67-78
  • 5.1 实验材料67-68
  • 5.1.1 实验动物67
  • 5.1.2 引物67-68
  • 5.1.3 酶和生化制剂68
  • 5.2 实验方法68-70
  • 5.2.1 实验分组与样品采集68
  • 5.2.2 总RNA的提取68
  • 5.2.3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68-69
  • 5.2.4 PCR扩增目的基因69-70
  • 5.2.5 PCR产物电泳70
  • 5.2.6 统计分析70
  • 5.3 实验结果70-74
  • 5.3.1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70-71
  • 5.3.2 总RNA提取结果71-72
  • 5.3.3 母鸡卵巢和输卵管各部分组织akirin2和PPARγ 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72-73
  • 5.3.4 炎症反应模型中各组织akirin2和PPARγ 的转录活性分析73-74
  • 5.3.5 Akirin2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74
  • 5.4 讨论74-77
  • 5.4.1 母鸡卵巢和输卵管各部分组织akirin2和PPARγ 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75
  • 5.4.2 炎症反应模型中各组织akirin2和PPARγ 的转录活性分析75-76
  • 5.4.3 Akirin2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76-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结论78-79
  • 参考文献79-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93-95
  • 致谢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雪梅;熊焕章;;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7期

2 孙鹂;;炎症反应与白细胞迁移[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李进德 ,党桂菊;炎症反应期间鸡血清脂类的短暂变化和某些代谢参数[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炎症反应的研究现状与未来[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欧阳文;何慧娟;王意;;围术期炎症反应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英文)[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卫茹;侯凡凡;刘尚喜;郭志坚;周展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濮红梅;尹忠诚;刘秉成;李胜开;冯锦红;;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10与炎症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陆志伟;黄慧;姜纯国;徐作军;;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俞佳;王仲;;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炎症反应[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会云;崔克亮;曹书华;;炎症反应,凝血机制与MODS的发病机理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燕艳丽;邱海波;杨毅;许红阳;王丽;孙辉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肺部及肺外器官炎症反应的变化[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周晓艳;徐营营;谢兆宏;许继平;毕建忠;;炎症反应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一唯邋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蔚;我国科学家发现调节人体炎症反应新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记者 徐瑞哲;第三者“插足”抑制炎症反应[N];解放日报;2007年

4 记者白毅;炎症反应中淋巴结重塑新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记者 耿挺;寻找炎症反应蛋白[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信文;“IL-10”蛋白调节炎症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知陶;把炎症反应排除在外[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韩秀霞;Capase-12蛋白参与炎症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范晓艳;免疫系统“出错” 救星变灾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高春东;软组织挫伤用抗生素无效[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二珍;HMGB1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及Glycyrrhizin抗PRRSV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2 韦超;GIT2抑制TLR介导的炎症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杨潇;草鱼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表达的负调控机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意义[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调控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力;MiR-214与腺苷A2A受体相互调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李吉林;Toll-like receptor2/4在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调控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柳楠;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炎症反应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8 温雅;旋覆花内酯通过调制miR-155介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徐佳;HMGB1内化介导的晚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朝晖;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在炎症反应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要萌萌;Mdx小鼠骨骼肌中炎症反应和mpeg1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晓莹;去铁胺对脂多糖诱发的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反应与记忆损伤的改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陈凯;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凯;MiR-322负调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雪寒;HSPA12B在抑制LPS所致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必要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曹春琪;麦冬不同部位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穆卫涛;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徐士欣;活化血小板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宏;线粒体DNA编码蛋白质在炎症反应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10 王瑞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进展[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LPS诱导鸡几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298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