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流行性乙型脑炎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3 02:25

  本文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引起病毒性脑炎和繁殖障碍,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检测方法大都存在特异性和敏感性差、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缺点,不能满足兽医临床现地检测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诊断和监测该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近年来,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发展迅速,它摆脱了传统的温度循环仪,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扩增反应。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cation,RPA)是一种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模拟生物体内DNA复制过程,在37℃—42℃即可对目标片段进行等温扩增,并在20 min完成扩增反应,具有反应迅速、操作简便等技术优点,同时还具有高度特异和敏感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将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与封闭式侧向流层析技术(LFD)结合,使JEV病原检测更加易于判定,在基层临床快速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主要是建立了一种RT RPA LFD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其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建立了乙型脑炎RT-RPA-LFD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12株不同JEV基因的对比,选择E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RPA上、下游引物数对,结合2%琼脂糖凝胶体系筛选出最优引物,并扩增出293 bp的目的片段,形成RT-RPA琼脂糖凝胶检测体系。在最优引物之间,设计RPA nfo长探针(46 bp),并对上游引物和探针进行标记,在RPA nfo反应体系中加入探针,结合封闭式侧向流层析技术,建立RT RPA LFD检测体系。以纯水、细胞、猪脑组织液、蚊子组织液作为阴性对照,进行RT RPA LFD反应试纸条均呈现阴性,验证了RT RPA LFD方法的成立。以经典株JEV/sw/GD/2009株、P3株、SA14 14 2株分别进行RT RPA LFD反应均呈现阳性,证明RT RPA LFD可适用于多种毒株的检测。试验证明,RT RPA LFD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多种JEV分离株的检测,方便携带,适用性强,20 25 min即可获得稳定、准确的检测结果。2.对已建立的JEV RT RPA LFD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本研究以猪临床常见的7种致病病原作为特异性对照,进行JEV RT RPA LFD反应试纸条均呈现阴性,证明RT RPA LFD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强。用JEV RT RPA LFD检测方法与常规RT PCR反应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到的c DNA最低检测限达100 fg、标准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限达103拷贝/μL、JEV/sw/GD/2009株TCID50/m L最低检测限达104.5,二种检测方法均保持一致,说明RT RPA LFD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以猪脑组织液、蚊子组织液作为稀释液模拟临床试验,在猪脑模拟临床试验中,可检测到的JEV TCID50/m L最低检测限达103.5,在蚊子模拟临床试验中,可检测到的JEV TCID50/m L最低检测限达104.5,本试验证明了RT RPA LFD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可行性。总结:本论文建立了JEV RT RPA LFD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结果判定准确直观的优点,更适合用于JEV现地检测和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RPA 封闭式侧向流层析技术 JEV 临床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21
  • 1.1 JEV病原学特征11-13
  • 1.1.1 JEV分子生物学特征11-13
  • 1.1.2 JEV培养特性13
  • 1.2 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13-14
  • 1.3 乙型脑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14-20
  • 1.3.1 临床症状14
  • 1.3.2 病毒的分离鉴定14
  • 1.3.3 血清学诊断14-16
  • 1.3.4 分子生物学诊断16-17
  • 1.3.5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17-20
  • 1.4 全封闭式靶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装置20-21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21
  • 2 材料与方法21-33
  • 2.1 材料21-22
  • 2.1.1 毒株21-22
  • 2.1.2 样品来源22
  • 2.1.3 细胞、菌种及克隆载体22
  • 2.1.4 主要试剂22
  • 2.1.5 主要实验仪器22
  • 2.2 方法22-33
  • 2.2.1 病毒DNA/RNA抽提22-23
  • 2.2.2 cDNA合成23-24
  • 2.2.3 常规PCR检测引物及反应体系24-25
  • 2.2.4 JEV E基因质粒标准品的制备25-28
  • 2.2.5 RT-RPA凝胶反应体系的建立28-29
  • 2.2.6 RT-RPA LFD反应体系的建立29-32
  • 2.2.7 JEVRT-RPA-LFD检测方法应用于JEV不同分离株的检测32
  • 2.2.8 JEV RT-RPA LFD方法特异性分析32
  • 2.2.9 JEV RT-RPA-LFD方法敏感性分析32
  • 2.2.10 JEV临床模拟试验32-33
  • 3 结果与分析33-43
  • 3.1 RT-RPA凝胶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33-35
  • 3.2 JEV RT-RPA-LFD方法的建立35
  • 3.3 不同JEV毒株RT-RPA-LFD的敏感性分析35-36
  • 3.4 JEV RT-RPA-LFD方法特异性分析36-37
  • 3.5 JEV RT-RPA-LFD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析37-40
  • 3.5.1 JEV RT-RPA-LFD的cDNA敏感性分析37-38
  • 3.5.2 JEV RT-RPA-LFD的重组质粒拷贝数敏感性分析38-39
  • 3.5.3 JEV RT-RPA-LFD的毒株浓度敏感性分析39-40
  • 3.6 JEV RT-RPA-LFD临床模拟试验40-43
  • 3.6.1 猪脑模型JEV RT-RPA-LFD方法的临床模拟试验40-41
  • 3.6.2 蚊子模型JEV RT-RPA-LFD方法的临床模拟试验41-43
  • 4 讨论43-46
  • 全文总结46-47
  • 致谢47-49
  • 参考文献49-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娅琳;周红宁;;我国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ELISA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9期

2 赵凡凡;游卫云;王晓杜;高利荣;袁进强;王婷;周圻;;猪日本乙型脑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3 吕蓓;程海荣;严庆丰;黄震巨;李轶女;罗达;沈桂芳;张志芳;邓子新;林敏;程奇;;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3期

4 王吉;高正琴;卫礼;付瑞;岳秉飞;贺争鸣;;乙型脑炎病毒(JEV)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的建立[J];实验动物科学;2010年04期

5 李乙江;鲍晓伟;洪雪花;黄勇;张泉鹏;王意银;郑钧丰;杜强;李刚山;邱薇;郑颖;张富强;范泉水;张海林;李作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6 郑浩;张建武;袁世山;;猪源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E基因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9年06期

7 邓淑珍;张海林;李金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2期

8 邓永;徐高原;;猪乙型脑炎研究进展[J];养殖与饲料;2007年06期

9 谭翰清;陈华;谭海芳;;乙型脑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11期

10 徐可树;李琪;王华枫;周霞;;乙型脑炎病毒持续感染株E区序列变异与病毒性状的关系[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02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