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的筛选与杏鲍菇菌糠混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5-05-08 01:27
本试验从杏鲍菇菌糠中筛选出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并与乳酸片球菌和酿酒酵母组成复合发酵菌剂对杏鲍菇菌糠进行混菌发酵。使用响应面法,对杏鲍菇菌糠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纤维素降解率,并探究混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饲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试验一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的筛选本试验使用CMC筛选培养基,并结合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测定对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进行筛选,通过细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同源序列比对确定菌株种属,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测定。(1)筛选出三株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枯草芽孢杆菌P12(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L6(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L8(Trichoderma reesei),其中P12、L6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菌种。(2)菌株P12的最适产酶时间、温度、pH分别为48 h、37℃、6.5-7;菌株L6的最适产酶时间、温度、pH分别为48 h、30℃、6.5-7。试验二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菌糠混菌发酵条件本试验将试验一筛选的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P12、L6与乳酸片球菌、酿酒酵...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4108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 BBD三因素试验点分布
Box–Behnken试验设计是响应面法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之一,使用用多元二次方程来拟合响应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分析回归方程来优化条件工艺,是解决多响应变量与响应值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各变量设置3个水平,高水平(+1)、低水平(-1)及中心水平(0),试验研究的变量越....
图2-1部分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前期从杏鲍菇菌糠中筛选分离的16株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筛,结果见表2-3,部分菌株培养基脱色结果见图2-1。选出6株d/D大于3的菌株:分别为P2、P7、P12、L6、L7、L8。2.2.2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图2-2葡萄糖标准曲线
葡萄糖标准曲线见图2-2,纤维素酶活力的计算参照中国农业标准GB/T23881-2009(饲用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2.2.3纤维素降解优势菌株酶活的测定
图2-3纤维素分解优势菌株不同培养时间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图2-3a)和滤纸酶活(图2-3b)
如图2-3所示,P12、L6的CMCA和FPA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48h时达到最大值。L6在培养48h的CMCA和FPA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时间(P<0.05),P12培养48h与72h的CMCA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
本文编号:4044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0441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