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消化系统结核的CT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0 22:53
  研究背景 近年来结核病因AIDS的流行、免疫抑制药物的滥用和免疫缺陷病人的增加而增加。消化系统结核(广义)包括胃肠道、腹内淋巴结、腹膜、实质性脏器(肝、脾、胰)和胆道结核,其发病率也正逐步增加。但这类疾病多由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而诊断困难。虽然CT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但消化系统结核的CT特征报道不多。因此,本课题研究消化系统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全面评价CT检查对提高消化系统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明确消化系统结核CT征象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系统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消化系统结核CT分型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临床病例资料:87例经CT检查及临床病理证实的消化系统结核包括淋巴结结核31例,结核性腹膜炎24例(包括肝浆膜型结核2例),实质性脏器结核22例(其中肝结核10例,脾结核7例,胰结核8例),肠结核24例,胆道结核3例(其中胆囊结核2例,肝内胆...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a腹膜结核肉芽肿

图2.a腹膜结核肉芽肿

结核肉芽肿后期图1.a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图1.b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伴有局部钙化;图1.c胰周肿大淋巴结内见大量斑点状钙化灶B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图2a,b)


图2.b大量网膜增厚形成毛毯样改变,腹水

图2.b大量网膜增厚形成毛毯样改变,腹水

结核肉芽肿后期图1.a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图1.b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伴有局部钙化;图1.c胰周肿大淋巴结内见大量斑点状钙化灶B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图2a,b)


图3.a淋巴结结核肉芽肿,伴大片干酪样坏死

图3.a淋巴结结核肉芽肿,伴大片干酪样坏死

图3.a淋巴结结核肉芽肿,伴大片干酪样坏死图3.b肝门部、胰周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后呈多环状强化D胆囊结核(图4a,b,c).


图3.b肝门部、胰周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后呈多环状强化

图3.b肝门部、胰周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后呈多环状强化

图3.a淋巴结结核肉芽肿,伴大片干酪样坏死图3.b肝门部、胰周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后呈多环状强化D胆囊结核(图4a,b,c).



本文编号:4044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4044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