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中母亲年龄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6-04 00:5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母亲年龄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2 36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年龄不同分为<20岁(n=15)、20~24岁(n=158)、25~29岁(n=894)、30~34岁(n=936)、35~39岁(n=320)、≥40岁(n=40)6组。比较各年龄组产妇相关特征的基线,以及其妊娠不良结局(早产、出生缺陷、妊娠晚期死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各年龄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的风险。结果控制了居住地、是否初产妇、妊娠方式、孕产期相关疾病因素后,≥40岁组产妇的极早产儿和中期早产儿发生率分别是25~29岁组的2.60倍、1.99倍(P<0.05);20~24岁组极早产儿、晚期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是25~29岁组的1.99倍、1.33倍(P<0.05);<20岁、20~24岁、≥40岁组妊娠晚期死胎的发生率分别是25~29岁组的9.10倍、2.88倍、3.97倍(P<0.05);<20岁、35~39岁组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是25~29岁组的2.70倍、0.73倍(P...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资料收集
1.3 定义和分类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双胎发生情况
2.2 各年龄组产妇的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2.3 各年龄组产妇孕产期疾病的发生情况
2.4 各年龄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2.5 产妇年龄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3 讨论
本文编号:404906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资料收集
1.3 定义和分类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双胎发生情况
2.2 各年龄组产妇的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2.3 各年龄组产妇孕产期疾病的发生情况
2.4 各年龄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2.5 产妇年龄和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3 讨论
本文编号:4049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40490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