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在哮喘治疗中价值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1-27 17:40

  本文关键词: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在哮喘治疗中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2年

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在哮喘治疗中价值的探讨

宋成峰  

【摘要】:目的 探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及缓解症状药物的使用次数的影响,证实其在治疗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方面的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筛选合格的中度持续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实验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D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吸入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A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B组)、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C组)。A组患者每日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两次,每次250μg;B组患者每日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两次,每次50/250μg;C组患者每日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一次,每次18μg、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两次,每次50/250μg;D组患者每日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一次,每次18μg、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两次,每次250μg。研究期间沙丁胺醇作为缓解症状药物按需使用。通过治疗8周后,分析治疗前后肺功能、ACT评分及治疗过程中缓解症状药物使用次数的差异。 结果 1. A、B、C、D四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分别显示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有显著差别(P0.05):其中D组优于A组(P0.05),D组与B组、D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 2.A、B、C、D四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前后ACT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别(P0.05):其中D组优于A组(P0.05),D组与B组、D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 3. A、B、C、D四组患者治疗8周的过程中,缓解症状药物使用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其中D组优于A组(P0.05),D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C组优于D组P0.05)。 结论 1.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较单独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与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在改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上疗效相当,为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3.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与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在改善呼吸功能上疗效相当,改善生活质量上稍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62.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珊;陶兆武;赵苏;;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1期

2 李小玲;蔡绍曦;赵海金;董利民;沈湘波;刘来昱;胡国栋;;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3期

4 陆慰萱,张一杰,胡波,马毅,朱元珏;应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程;彭波;童佳兵;王国俊;张四春;李泽庚;;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2 赵世光;荣光生;仇煜;;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许海棠;余启梅;吴祖凤;李秀;;支气管舒张试验对肺通气功能正常的疑似哮喘患者应用的意义[J];安徽医学;2009年11期

4 饶会林;陈庆;方浩徽;陈文化;陈根旺;王菁;李志礼;杨建安;阚晓宏;;安徽省部分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哮喘控制实施情况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5 张克昌;李维春;;支气管哮喘患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及IL-13TGF-β_1的检测[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6 李绍修,项秀雯,安维哨,陈绍奉;基层医院咳嗽变异性哮喘常用诊断方法的比较[J];安徽医药;2004年02期

7 张秀梅;汤懿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曲尼司特治疗哮喘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安徽医药;2007年08期

8 金炬;;脉冲振荡法结合舒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8年08期

9 杨玲;;信必可都保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年11期

10 羊礼荣;曹桂红;;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许萍;刘晓静;;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关系的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赵吉平;谭程;张昶;;从肺肠论治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AQLQ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郑劲平;;肺功能检查流调相关问题浅析[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C];2011年

4 王真;杨珺超;宫晓燕;沈华浩;季聪华;曹羽;宋康;;清肺平喘补肾颗粒治疗144例哮喘轻度持续患者的疗效观察[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5 薛芝红;;1例COPD合并哮喘患者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黄跃;欧阳珊;陈怡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儿科剂型研究进展[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7 张家骝;姚为群;张静珊;;蝉地二陈汤加吸入疗法治疗轻中度哮喘42例观察[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8 田涛;刘颖慧;袁菲;张迎俊;李明华;;吉舒配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系列研究之三[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泽庚;王传博;彭波;童佳兵;杨程;刘志刚;;芪白平肺胶囊对慢阻肺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席素婷;李强;于农;周玉玲;谢辉;;支气管哮喘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先伟;定喘穴埋针对哮喘大鼠STAT6 EOTAXIN C-FOS蛋白mRNA表达及相关因子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开艳;Th17细胞亚群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发病机制及TLR2对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永明;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诊治中的应用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郭爱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杨沫毅;急性哮喘小鼠中T-bet通过IL-23受体对Th17细胞增殖和致炎机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6 刘晓丹;健身气功防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旃;IL-22对气道结构细胞作用的初步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迟翔宇;ADAM33基因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辛晓峰;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柳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活质量综合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歆洁;儿童变应性鼻炎严重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沈小春;梅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3 窦永行;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对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任立中;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脾气虚证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石刚;抗哮喘药普仑司特合成工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召华;六字诀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复合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韩健;针刺鱼际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贾晓鑫;麻杏芎葶合剂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KC、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露川;中药联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气亏虚)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赵志旭;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液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机体免疫耐受关系的实验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克,杨炯,陈雪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对沙丁胺醇与溴化异丙托品的反应性[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年05期

2 于化鹏,刘兰平,邓火金,王富强,刘玉华;咳嗽变异型哮喘与神经源性气道炎症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4期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08期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3期

5 郑劲平;康健;蔡柏蔷;周新;曹兆龙;白春学;钟南山;;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璞;新的COPD防治指南[J];中国处方药;2003年10期

2 丁峰,周勤,李丹;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药学进展;2004年08期

3 ;长效吸入型支气管扩张药 噻托溴铵tiotropium bromide[J];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7年04期

4 李百开;闫泉;;噻托溴铵的合成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2010年06期

5 杜昆钰;戴路明;;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09年11期

6 Michele TM;Pinheiro S;Iyasu S;黄灿;;噻托溴铵的安全性考量[J];中国处方药;2010年09期

7 ;噻托溴铵治疗加肺功能康复治疗并不能给COPD患者提供额外益处[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01期

8 胡珍;江兴玉;;吸入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24期

9 杜洪淼;王瑜玲;曹晓玮;底胜峰;;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J];河北医药;2007年08期

10 徐灵彬;刘延梅;任小平;孙莉;;吸入噻托溴铵对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柱;;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侠;李雅莉;张洁;张秋红;;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志忠;焦洁;;吸入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吸入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宪华;李菁;;噻托溴铵的合成新工艺[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孙红英;李菁;;气相色谱法测定噻托溴铵中残留甲醇和二氯甲烷[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付德明;[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华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冯友根;[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钟小宁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峻岭 何华虹;[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陆志城;[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知陶 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单淑香;不同作用机制药物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低氧及噻托溴铵抗炎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坚苗;白介素-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秦茵茵;COPD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呼吸中枢驱动及其在吸入噻托溴铵后的变化[D];广州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慧芳;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组间的疗效差异[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丽;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金梅;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D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宋成峰;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在哮喘治疗中价值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雪姣;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乜晓丽;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长期应用安全性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董倩;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8 李小玲;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马建斌;噻托溴铵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崔永慧;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运动耐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在哮喘治疗中价值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95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b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